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决策公开>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转发)

访问量:

赣市府办发〔20211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赣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1113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赣州市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需求,统筹赣南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全面推进健康赣州建设,加快建设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根据国家、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全市“十四五”全面推进健康赣州建设,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相关政策和安排相关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赣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引领下,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机制保障;健康扶贫工作强力推进,为决胜脱贫攻坚构筑起坚实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供给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为促进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沉着应战、科学处置,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1.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8.51/10万,婴儿死亡率为2.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15‰,均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2.坚持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紧紧扭住“防控”和“救治”两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四早”措施,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研判疫情形势,科学精准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市自2020124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以来,仅用9天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21天实现新增确诊病例“归零”,42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6个县(市、区)未出现病例,307名援鄂医疗防疫人员出色完成驰援任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国务院疫情防控指导组、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工作组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3.强化政策创新,健康扶贫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创新“四道保障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措施,健康扶贫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介绍并在全省推广。贫困人口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基本实现兜底保障,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贫困人口10种大病实行免费救治,全市累计救治31.83万例;将25种大病纳入专项救治,全市累计救治贫困患者3.6万例。截2020年底,全市44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全部脱贫,对全市的脱贫贡献率在42%左右。

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供给能力持续提升。2015-2020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23张增长到6.03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从1.37人提高到2.1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从1.73人提高到2.63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从0.49人提高到1.45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42.55%53.28%52.02%196%,医疗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迈入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医院百强,取得全省历史性突破。全市三级医院数量从7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6所)增加到19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8所),优质资源得到扩容。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640所,其中医院124所,乡镇卫生院32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7所、村卫生室6811所,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构建起了乡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看病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5.综合医改工作深入开展,试点示范作用有效发挥。全市共组建紧密型医联体37个、专科联盟6个,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000个,覆盖医疗机构593个。组建了以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赣州市立医院为牵头医院的城市医疗联合体,并实行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创新推进全市卫生人才双向交流。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提高至31.1%,药占比控制在28.6%,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涨幅控制在5%以内(分别为263元和9132元),平均住院日缩短至7.7天。我市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绩突出,三年内两次被国务院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医改考核“五连冠”。

6.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传承创新取得新进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17所中医院,其中三甲中医院1所、三乙中医院1所、二甲中医院14所。赣州市中医院建立了首个国家级中医传承工作室,牵头组建了赣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兴国、会昌、上犹等一批县级中医院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市8名中医师成为“江西省名中医”,20名中医师成为“江西省基层名中医”。

7.健康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融合提质释放新动能。全市成为第一批5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之一。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赣州市建设区域性医疗养老中心实施方案》《赣州市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将涉及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设置纳入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投入使用医养结合机构47家,安宁疗护试点机构45家。积极培育健康养老新产业、新模式,推进“旅游+健康养老”、“生态+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社会资本办医政策扶持效应逐步显现,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

8.全面开展“放管服”改革,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取得新成效。全面梳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管服”改革有新突破。创新开展了卫生健康领域普法,“七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市卫健委连续五年被评为法治赣州先进单位。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大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力度,全市案件查办总数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严厉打击了卫生健康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力护佑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赣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关键阶段,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既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又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1.落实健康优先发展,强化健康基础地位。健康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全局性作用日益凸显,同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建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有效深度衔接,已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重大疫情防控实践进一步深化了统筹发展与安全,协同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和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落实健康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个人健康主体责任,强化城乡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健康根基。

2.应对复杂多样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赣州市位于赣粤闽湘四省交际地区,处在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阶段,人口体量大,内外交往频繁,面临健康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新发传染病和地方病风险交织、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地理空间跨度大等不利因素。特别是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生产力布局、人口流动和集聚给维护城乡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新挑战,对跨区域监测预警、保障体系、应急协同处置、精细化防控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常见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人数逐年增,职业健康、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挑战依然突出

3.城市战略定位升级,创新融合发展加速。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加快打造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面临历史性机遇。进入“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和内外部人才、科技、信息化等要素融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布局动能加快释放,医教研产协同一体化发展平台有望进一步提升。

4.经济社会加快转型,高品质健康需求增长。近年来,赣州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民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区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人民群众更高品质、更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快速释放,优质资源和服务压力加大,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更加迫切要求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到2025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11.57%,失能、半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8%,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需求快速增长给加快补齐服务短板带来新挑战。

应当看到,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赣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与保障能力不足,与有效应对快速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风险的要求不相适应,平急结合、快速转化能力不足。二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依然短缺。截至2020年底,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3.34%72.41%78.74%;“高峰”不高,“龙头”不强,学科水平和发展后劲不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仍为空白,市属高水平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与周边地市及其他革命老区高水平医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基层能力亟待提升。县(市、区)之间医疗资源仍不平衡,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分诊和健康管理能力不足。四是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任务仍然艰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有一些亟待攻克的难点堵点问题,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仍待增强,部门间、医疗机构间以健康为中心的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全社会健康意识和城乡居民健康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增强。健康产业特色优势不突出,创新聚集效应不强。五是卫生健康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足,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发展基础还较薄弱,对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发挥不够。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二十四字”工作思路,紧扣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赣州建设,以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题,以建立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为两翼,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医学学科、临床专科和信息化建设为关键支撑,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广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提升城乡公共卫生保障和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与产业协同互促,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以卫生健康现代化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强化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继承发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医”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立完善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各项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与赣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共建共享。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创新医防协同、平急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织牢城乡区域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加大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向公共卫生领域倾斜力度,强化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推进全面社会健康管理,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坚持系统整合,促进均衡。着眼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桥头堡”建设全局,聚力优化资源要素结构与区域布局,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整体效能。深化卫生健康系统集成联动改革,坚持“市级引领、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思路,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城乡均衡布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提高县域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加快卫生健康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转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提级赋能。统筹内在支撑条件与外部发展环境,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推动全市卫生健康发展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医教研产协同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建立“输血”平台,大力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强化要素支撑保障。聚焦优势学科和人才,大力培养引进人才,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强化健康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活力,提升卫生健康发展能级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立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保障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医疗服务高地、高峰建设取得突出进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健康城市与健康村镇建设深入开展,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促健康、筑安全、提质量、调结构、优布局、增动能、强治理”目标,力争打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建成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改善。全市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6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人口素质持续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9.9%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

2.公共卫生保障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能力有效增强。织密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和隔离墙,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明显提升,重点疾病和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持续巩固,保持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婴幼儿、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取得新进展,主要医疗养老服务能力指标超过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平均水平。

3.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立与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高水平医院为引领,以县域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域内医疗高地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传承创新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县域基层服务能力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力争实现常住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都有达到城市三级医院水平的县级医院全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和同质化迈上新台阶。

4.卫生健康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取得标志性成果,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推进赣州市与广东省知名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对接合作,引进青年杰出医学人才等高端顶尖人才和一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大力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级学科主委来赣州设立工作室。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打造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领先学科。

5.以康养产业为标志的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基本建成“一核四区”康养产业格局,建设一批高端健康养老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综合产业体,打造国内知名的养生养老基地。推动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开展创建国家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县(市、区)活动。

6.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卫生健康体系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转变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健全完善,卫生健康执法监督队伍能力显著提升,在健康影响评估评价制度建设等方面有新探索。

赣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主要指标

领域

主要指标

单位

2020

2025年目标

指标性质

健康水平与健康生活

人均预期寿命

——

78.6

预期性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

——

同比例提高

预期性

孕产妇死亡率

/10

8.51

12

预期性

婴儿死亡率

2.46

5

预期性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15

6

预期性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21.46

25

预期性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

——

25

预期性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80.3674.16

81、≥75

预期性

疾病防控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95.15

90

约束性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13.42

15

预期性

肺结核报告发病率

/10

58.22

55

预期性

全人群HIV感染率

%

0.0322

0.15

预期性

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疾控中心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率

%

98

100

预期性

医疗卫生资源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6.03

7.5

预期性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2.1

2.6

预期性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2.63

3.1

预期性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1.45

3

约束性

健康服务

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数

0

2

预期性

产前筛查率

%

72

75

预期性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

97.6

98

预期性

县(市、区)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

%

——

100

约束性

二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

7.59

7.4

约束性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

3.5

预期性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

%

70

72

预期性

健康保障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

%

——

25

约束性

健康产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年均增速

%

——

7

预期性

注:标注“——”栏为当前未统计或无法提供相应年份数据。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治,打造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平急结合”方针,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大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探索建立疾控机构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加快补齐重大疫情防控短板弱项,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检测、应急响应、救援处置能力,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和辐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升市级传染病医院和县级传染科能力,全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水平得到显著增强。

1.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市、县级疾控中心改革发展,明确疾控中心为公益一类职责定位。进一步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推动市、县两级疾控中心融入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流程,根据任务定责定编。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市、县、乡疾控职能定位,强化属地化管理。强化医疗机构疾控工作职责,落实跨机构协同配合。筑牢“第一道防线”,强化基层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街道)联防联控机制。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公共卫生科,确保各项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到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推行疾控中心考核科室、科室考核科员的两级考核机制,激发调动疾控机构人员队伍积极性。

2.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预警、响应、指挥和救治机制,完善重大疫情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早期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各县(市、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健全防治结合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促进医防融合发展。建设卫生应急作业中心,搭建卫生应急作业管理系统平台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指挥能力。保障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用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3.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加快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救援队伍建设,到2025年,建成市县两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构建空地联动的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在全市组建一支响应迅速、素质优良、技能熟练、战斗力强的空地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依托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职业中毒与核辐射事故医疗救援基地,构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医学救援体系。加强卫生应急装备标准化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规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立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卫生应急联席机制,争取建设江西省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赣州分中心,建设危急心血管疾病综合救治体系和区域性创伤急救中心。依托市人民医院按照国家Ⅰ级创伤急救中心标准创建高水平创伤急救中心,依托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承担区域内重大疫情急危重症救治,辐射带动县域救治能力提升。依托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探索建立省域公共卫生中心,提高监测预警和现场处置能力。

4.改善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基础条件探索建设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推动县(市、区)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标准化建设,支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规范化建设,支持呼吸科等学科建设。按照《疾控机构建设标准》,加强市、县、乡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易址新建。健全市级疾控机构学科体系,新设立质量控制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单独设立慢性病预防控制科。强化县、乡疾控机构建设,定向培养县、乡级疾控人员。根据工作需求,在县级疾控机构增设学校卫生科、艾滋病预防控制科、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地方病慢性病预防控制科等业务科室。推进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加强检测服务能力建设。与本地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基层公共卫生医师,为县、乡落实健康赣州建设储备人才。加强资源整合,构建公共卫生数据交换平台,整合传染病、慢性病、卫生监测、免疫规划、应急指挥协同管理。

专栏1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项目。建设集疾控中心、医疗急救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健教中心为一体的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建设市疾控中心应急业务大楼项目,完善菌毒种库、P3实验室等建设。

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项目。依托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在县级综合医院建设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设置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和病房。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项目。市人民医院开展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开工建设转化医学大楼项目,建设赣州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建设国家级创伤急救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建14.8万平方米、597张床位、总投资5.88亿元的传染病重症大楼项目,新建1栋总建筑面积3万平米、200张床位、总投资1.96亿元的传染病重症大楼附属工程。市皮肤病医院新(改、扩)建1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20张,总投资0.75亿元的皮肤病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新建信丰县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新(改)建南康、赣县、信丰、大余、上犹、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兴国、宁都、于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等19所县级疾控中心,建设业务大楼、检验检测大楼、卫生应急作业中心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及配套设施。改(扩)建南康、赣县、信丰、大余、上犹、安远、龙南、定南、兴国、宁都、于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15所独立的皮防所。改(扩)建南康、兴国、宁都、于都、瑞金、石城等6所独立的结防所。各县(市、区)依托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感染楼或感染性疾病病区。

(二)强化社会健康管理,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疾病谱变化,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全面推进健康赣州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加注重健康危险因素特别是生活行为方式和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治理和早期筛查、干预、管理,进一步强化个人健康主体责任,开展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提高个体健康生活管理能力,从被动应对健康问题转变为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全面社会健康管理,加快在全市范围形成有利于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1.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大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支持力度。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由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和网络,实现县(市、区)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县级以上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机构全覆盖。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健康教育基地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购置。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讲师队伍,广泛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巡讲活动;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完善全省首个市级健康科普传播平台。实施公民应急救护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力度。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各级健康促进县(市、区)建成率达到25%以上。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和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丰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聚焦重点场所,落实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市场、车站、家庭等各类生产生活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的环境整治。强化农村地区防控措施,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国家、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工作,重点推动定南县、安远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信丰县、上犹县、瑞金市、寻乌县等9县(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市)。到2025年,全市新增国家卫生乡镇30个、省级卫生乡镇56个,全市实现省级以上卫生乡镇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不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筑牢健康赣州建设基础。实施以社区、单位、家庭为基础的“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推动将健康政策融入城市规划、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并保障落实。积极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将健康企业建设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企业健康文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福祉,在每个县(市、区)重点行业建设不少于1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健康企业。

3.完善重点慢性病防治策略依托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社区慢性病管理,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引导居民加强自我健康管理。逐步开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与健康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建立以健康查体、重点人群筛查和机会性筛查为主要途径的重点慢性病筛查与早诊早治模式。“十四五”时期,全市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

4.提升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营养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城乡供水工程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并有效运行供水水质监测系统,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通过现场活动、专家授课、营养课堂、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做好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周宣传活动,积极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元素缺乏、部分人群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等问题。试点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创建活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5.促进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能力争取位列全国地级城市同类专科医院前列,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扩大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面,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福利机构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降低患者疾病负担。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100%的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100%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二级甲等民营综合医院设置心理咨询中心或开设精神(心理)科,100%的中心卫生院设置心理咨询中心或咨询室,其他卫生院要创造条件设置心理咨询室。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

6.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将保持人口合理生育水平确定为人口发展的重要目标,优化生育政策,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和环境,积极完善与生育政策相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引导和鼓励按政策生育,促进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市、县两级妇幼保健和儿科机构建设。推进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扶支持力度。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教育的政策体系。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5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三)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建设区域儿童和老年医疗康养高地

以婴幼儿、妇女儿童、职业人群、老年人、残疾人等为重点,扩大适宜优质健康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高品质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建设辐射省域及周边区域的儿童和老年医疗康养高地。

1.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的业务指导加强家庭健康育儿指导。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利用传统媒体以及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为家长和婴幼儿照护者提供科学养育、早期发展科普服务,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估、预防接种、疾病防控等服务。

2.加大妇女儿童健康支持力度围绕妇女儿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构建防治融合的三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确保每个县(市、区)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妇幼保健院。高标准推进孕产保健管理中心、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妇女健康管理中心建设,通过辐射带动,优化全市妇幼健康资源配置,增加高品质、普惠性产科床位和儿科床位供给,改善产科住院分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产科儿科疑难病症和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积极协调推动将产前筛查中的唐氏综合征检查、盆底康复及无痛分娩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或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的检查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加强职业病防治科室建设,具有职业病防治职责的机构应设立独立的职业卫生科并有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健全职业病监测网络,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实现全覆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网报率达到100%、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100%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倡导健康工作方式,推进健康企业建设。

4.促进老年健康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优先为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完善65岁以上常住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为老年人定期开展体检、巡诊、健康指导和健康评估,并建立健康档案。建立“1+1+N”三级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护理型养老院或突出护理功能的综合养老院。大力开展医养结合,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安宁疗护,促进医养深度融合,不断满足老年人需求。巩固提升居家和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圈,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到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场所,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医疗业务协作机制,打造区域性医疗养老中心。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推动发展居家老人长期医疗照护服务。

5.维护农村低收入人残疾人健康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健康扶贫政策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支持政策,健全脱贫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推动资源下沉,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达标和提质升级建设。大力推进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及孤独症等五类残疾为重点的0-6岁儿童残疾筛查。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

专栏2 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工程

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对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城市居住小区,2025年前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纳入棚户区或老旧小区改造的,要按新建小区的标准,规划设计婴幼儿照护设施,预留托育机构建设用地。到2025年,每个乡镇(街道)建有1个以上公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新建市儿童医院,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市妇幼保健院新建1栋建筑面积约1.49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的妇产大楼建设项目。新(改、扩)建南康、赣县、信丰、上犹、安远、定南、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10所县级妇幼保健院。

健康企业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将“健康企业”建设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企业健康文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福祉,每县(市、区)重点行业建设不少于1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健康企业。

健康养老能力建设项目。推进赣州国投天同健康养老项目、赣州经开区金凤梅园养老服务中心、南康康养中心二期建设项目、龙南妇幼保健院异地扩建(康养、医养中心)项目、大余明悦森林康养项目、上犹医养中心、崇义阳明正颐康养中心等健康养老能力建设项目。

(四)强化基层网底和龙头带动,建成专科优势突出的区域医疗中心

以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扩大优质健康资源供给,促进城乡、区域间优质资源配置均衡化,提升疑难病症、危急重症等专科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做优做精市级医院,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筑牢基层服务网底,健全促进整合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切实筑牢乡村卫生健康服务网底。以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补齐乡村医疗机构短板,稳定和优化基层人才队伍,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的突出问题。推行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开展乡镇卫生院一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到2025年,在全市建设90所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县(区)级医院三四类手术例数增长3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一、二类手术,门诊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0%

2.加快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建设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引入国家级和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资源,实现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加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呼吸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等专病中心建设,提高儿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专科能力及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力争实现常住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或提升为三级综合医院。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宁都县人民医院、于都县人民医院、信丰县人民医院、瑞金市人民医院、兴国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

3.发挥区域医疗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建设以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为“龙头”,以市肿瘤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重点专科的区域医疗高地,支持打造信丰为赣州区域医疗次中心。全力支持依托市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立医院申报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医疗设备配备,提高传染病、肿瘤、心脑血管等专科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市直(驻市)综合和专科医院启动全市神经、呼吸、创伤、心血管、老年、传染、精神、肿瘤、妇儿、中医等专业类别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鼓励推动国家知名医院来赣州设立分院,充分发挥赣州医疗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让疑难危重患者在区域内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缓解赣州及周边地市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等重大疾病优质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方便赣州及周边地市近2000万群众看病就医。力争到2025年,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入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医院30强方阵。在区域内建成20所以上三级医院,其中三甲综合医院5所、三甲专科医院5所、县级三级医院10所,打造高水平医院集群,成为全省和赣粤闽湘除省会城市外的设区市中拥有三级医院最多的城市,在全国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处于前列。

4.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师执业管理,健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广6S管理,开展“美丽医院”、“人文医院”建设,落实《江西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增强医患沟通意识和能力,及时处置医疗纠纷与投诉,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人文医院。

5.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保障完善血液采供预警系统,完善无偿献血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完善采血网点布局,各县(市、区)设置固定献血点。落实无偿献血属地化管理,强化政府无偿献血工作责任,力争“十四五”末人口献血率达12‰,年采血量达38吨,特种专业设备采血车达10辆、急救送血车达20辆、献血房车达3辆。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保障,血液核酸检测率达到100%;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提升血液保障能力;推进智慧化血站建设,建设“无偿献血公众服务平台、临床用血管理平台、采供血信息平台”三大平台;推进无偿献血奉献奖“三免”政策(免费乘公交、免景点门票、免诊查费)实施。

专栏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提升工程

农村基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项目。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形势为导向,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达到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的一般卫生院承担基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任务,与县级医院形成资源互补格局,发挥资源最大效益,辐射周边15-20万当地农村常住人口或3-4个乡镇,缓解群众就医负担和县域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压力。

县级综合医院提标扩能工程。建设赣州市立医院提升改造项目、赣州市立医院新院区新建项目、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停车楼建设和北大门改造项目、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大楼建设项目、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楼扩建项目、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楼项目、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二期项目、南康区红十字会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赣县区人民医院综合大楼项目、赣县区第五人民医院综合大楼项目、赣县区第六人民医院综合大楼项目、信丰县人民医院急救创伤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建设项目、信丰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信丰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大余县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项目、大余县人民医院感染楼建设项目、大余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楼建设项目、大余县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建设项目、大余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项目、上犹县人民医院感染楼建设项目、上犹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崇义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安远县新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安远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建设项目、安远县新人民医院康复养老楼建设项目、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二期项目(含感染大楼)、龙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项目、龙南市第六人民医院建设项目、龙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全南县人民医院康复大楼建设项目、全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防控大楼项目、宁都县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宁都县人民医院医技大楼建设项目、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楼建设项目、瑞金市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瑞金市人民医院传染科大楼建设项目、瑞金市人民医院瑞林分院建设项目、瑞金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会昌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二期工程、石城县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石城县第五人民医院(石城县传染病医院、石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建设项目、寻乌县人民医院精神病大楼建设项目、寻乌县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项目、寻乌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造项目、寻乌县人民医院急救大楼建设项目、赣州经开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等县级综合医院提标扩能工程。

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呼吸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等专病中心建设,提高儿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专科能力及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章贡区中医院新建项目、南康区中医院中医大楼建设项目、崇义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定南县中医院新建项目、宁都县中医院医技大楼建设项目、会昌县公立中医院项目、石城县中医院医技综合楼提升改造工程。

医学高地高峰建设工程。力争建成至少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区域内建成20所以上三级医院,其中三甲综合医院5所、三甲专科医院5所、县级三级医院10所,打造赣南高水平医院集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蓉江院区)项目。占地面积248亩,病床数为1500张,总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总投资24.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住院楼3栋、行政生活楼1栋、门诊医技楼1栋、科研中心1栋、教学培训楼1栋。主要建设区域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创伤急救诊疗中心。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项目。占地面积约267亩,规划床位数1200张,医院建筑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住院楼6栋、行政生活楼1栋、门诊医技楼1栋、科研中心1栋、教学培训楼1栋、院感楼1栋等。主要建设区域内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肾脏病、老年病诊疗中心。

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建成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推广区域影像平台建设与应用,建成涵盖范围广、卫生健康业务丰富、全民卫生健康服务统一窗口的掌上医疗项目,开展全市统一的家庭医生签约、妇幼信息系统建设,建成至少1个县域医共体,建成至少3个互联网医院,探索5G+急救等新基建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至少2个县开展卫生健康信息化互联互通项目。

(五)强化布局优化和创新驱动,争创区域医学教育和协同创新基地。

优化赣州市卫生健康体系空间布局,强化服务链、创新链、产业链衔接协同,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医学教育和健康科技创新大平台,优化核心要素资源配置,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引领支撑作用,为实现卫生健康体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到2025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5张。

1.健全完善赣州卫生健康体系区域布局立足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定位,按照以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区域人口、交通等因素,构建形成以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蓉江新区等中心城区为核心区,相关县(市)域为关键节点的“一中心、多节点”卫生健康体系总体布局。核心区重点依托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辐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的大平台,引领全市医疗服务发展和学科能力提升。瑞金市、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信丰县、龙南市等关键节点县(市)主要承担县域服务职能,依托医共体和信息化建设,创新上下联动、整合协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夯实筑牢革命老区卫生健康服务基础和网底,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全市统筹布局专病中心、农村基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形成整体规划、分级分类、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卫生健康发展格局。

2.促进全市重点学科发展建设将市外就诊较多、专科发展急需、发病率较高的临床专科纳入临床重点培育专科,重点支持心血管内科、神经科、肿瘤科、妇(产)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学科及中医骨伤、针灸、肛肠、治未病等特色专科建设。支持以市人民医院、赣南医院学第一附属医院为重点,加强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疼痛科、康复科等专科建设,争取打造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立辐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的老年病医学中心、医疗康复中心和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示范带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面设立老年病科。支持建设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中心以及全国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

3.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巩固卫生人才双向交流成效,实施卫生健康“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医学教育创新,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建立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推进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和要求,实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应配套政策,加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等阶段有机衔接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力量,加大基层和偏远地区扶持力度。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卫生人才交流与合作,以省、市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为载体,拓展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与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联合办医、联合科研和学术交流,加强与广东医疗卫生人才交流与培养,推进两地卫生人才自由执业。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6名、3.1名,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3名,每个行政村拥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

专栏4 卫生健康人才强基赋能工程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人才强院工程。强化专业群建设,打造1-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开展定向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加大面向基层的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设置康养学院,逐步建设集康养人才培养(培训)、产业研究与推广、创新创业孵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康养学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推进完成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项目、临床综合大楼、医技综合大楼项目和思政大楼项目建设,建设总投资2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赣州卫生学校搬迁工程。赣州卫生学校迁建兴国项目总投资9.8亿元,规划全日制在校生1-1.2万人,项目占地60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4.提升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赣州卫生科技团队进行科技攻关,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巩固学科发展成果,逐步扩大学科建设范围,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取得新成效。鼓励优秀卫生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加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构建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卫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25年,科技论文影响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医药工业增长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专栏5 优化卫生健康体系布局建设工程

市域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支持以市人民医院、赣南医院学第一附属医院为重点,加强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疼痛科、康复科等专科建设,争取打造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立辐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城市的老年病医学中心、医疗康复中心和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

(六)强化中西医协同与特色优势,打造中医药服务新高地。

坚持守正创新和中西医协同发展,充分依托赣州市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基础条件,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培育提升中医药服务机构质量水平,推动中医药示范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传承创新示范项目。

1.发挥特色优势打造高水平中医医疗机构。依托赣州市中医院打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中西医协同发展机构,探索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疫情防控救治、肿瘤、慢性病等领域特色优势,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到康复一体化的中西医协同综合诊疗服务。

2.争创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项目依托市域内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研院所和相关科研平台,探索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机构,发挥赣州市中医药特色优势,争取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平台载体,力争协同参与国家和省内中医药优势病种防治关键技术、新药制剂以及仪器装备研究攻关,按照要求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参与经典名方、特色诊疗技术、医疗器械等上市后评价和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制订。加强与赣州中医药产业衔接协同,对接中医药企业及高等院校,汇聚创新要素,强化成果转化,以临床需求带动区域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3.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依托市中医院,争取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支持,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诊疗能力和临床疗效,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区(室)、治未病和康复服务区建设,提供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全链条的中医药服务,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设立国医堂、治未病中心全覆盖。推动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室建设,探索推进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建设。

专栏6 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

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争取建设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2-4个中医类重点研究室、临床研究基地;设立10个名医工作室,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设立国医堂、治未病中心全覆盖;培养50名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

(七)强化融合集聚和全域发展,把健康产业打造为经济支柱性产业

坚持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双轮驱动,把握赣州市“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发展机遇,统筹用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服务业基础,完善健康产业政策体系,延伸拓展健康产业链,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带动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助推赣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群众健康水平提升与产业活力释放相得益彰。

1.完善区域健康产业布局按照国家和江西省关于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有关目标要求,结合赣州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基本建成“一核四区”康养产业格局。“一核”即在赣州市中心城区打造集高端健康养老、医养结合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医疗养老产业聚集区。东部瑞金市、石城县、会昌县、安远县打造富硒温泉养生、康体旅游区,南部龙南市、全南县、定南县、寻乌县打造候鸟式养老、度假养老区,西部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信丰县打造生态康养、疗养休闲区,北部宁都县、兴国县、于都县打造富硒田园休闲养老产业体验区。

2.延伸拓展康养产业链条,促进全域发展发挥赣州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大湾区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把赣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康养后花园。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康养企业开发高端康养社区、康养综合体,打造康养精品项目。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市、县、乡三级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和安宁疗护示范基地。

3.引导多元参与,推动社会办医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多种模式发展社会办医,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的溢出机遇,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规划布局,加大赣南苏区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力量在赣州合作办医。引进国内知名医疗集团来赣州投资,持续落实“放管服”改革,破除社会资本办医的局限和屏障,实行医疗机构设置及执业登记一次性审批,社会资本办医享受与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同等政策;深化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改革,鼓励开展多点执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高层次的达到二级甲等医院以上技术水平的综合医院和老年病、护理、康复等特色专科医院;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引进社会力量举办涵盖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病理中心、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六大医学中心组成的“城市医疗综合体”,让各级医疗机构共享高质量的医技保障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中医养生保健联盟、集团或连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参与医院等级评定,将民营医院纳入医联体,实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八)强化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打造综合医改新标杆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就医问题和卫生健康体系治理短板,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推动新时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协同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持续提升赣州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综合医改新标杆。

1.积极探索健康优先发展制度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在发展理念中充分体现健康优先,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指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领域倾斜,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健康需求,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健康发展需要,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按照健康赣州建设目标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探索建立符合赣州实际、可落地、易操作的健康影响评价评估体系,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疾病,构建健康促进型社会。从最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坚持将健康影响分析评估和干预列入各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全过程,发挥公共政策对公众健康的导向作用,力争从政策、制度和源头上做到把影响公众健康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建立健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建设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体系支撑。

2.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引导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充分释放基层医疗机构活力。各地根据本区域医疗卫生需求,整合区域内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资源,因地制宜建立医联体等协同联动的医疗服务合作机制。鼓励当地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疗服务合作机制。抓资源下沉确保人才有序流动,持续推进卫生人才双向交流落地生效,促进专家、技术“双下沉、双提升”,发挥优质人才资源对基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3.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医院。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和强化信息化支撑引领作用。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借鉴于都县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省级试点工作经验,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级试点。

4.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国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推行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到2023年,建立健全以病种为基本单元、以结果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付费体系。完善医保与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支付方式的付费标准。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做好癌症、罕见病、慢性病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完善基层机构医保政策,引导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下,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按照国家和省部署,积极稳妥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突出重点、有升有降,规划期内建立具有明确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5.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总药师制度试点,开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持续推进“驾照式”用药管理,健全药事管理队伍,完善药事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麻精药品等各类药品临床合理使用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规范、安全、可及、有效药事诊疗服务。配合中央进行药物储备,用于保障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应急需要,加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的监测预警。完善现有免费治疗药品政策,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鼓励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创新,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全过程。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与技术,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药品、省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

6.整合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大全市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投入,推进全市卫生健康数据共享,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信息化项目,以居民电子健康卡为联接介质,打造权威、动态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共享,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协同工作,切实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丰富业务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推进移动医疗卫生应用,完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建立健全远程医疗保障机制,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切入点,推广远程医疗业务应用。提升县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能力,完善基层卫生信息化,深化乡、村两级业务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和业务水平。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探索云HIS建设,建立医疗服务新模式。深化双向转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线上查阅、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妇幼健康、慢病管理等系统建设。完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本地卫生健康服务实际,与居民电子健康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项目深度融合,探索卫生健康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健康领域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安全隐患预警、排查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推行制度,开展数据备份和应急演练工作,切实保障卫生健康数据。支持打造“智慧卫监”,在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逐步建成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和在线实时监管的“三位一体”卫生监督系统。

7.加快构建综合监管制度出台实施《赣州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实施意见》,逐步形成党领导下的政府主导、机构参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积极开展“八五”普法行动,全面推行卫生健康执法信息公示制度,加强医疗服务全过程监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监管,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管、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监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公共卫生服务监管以及健康产业监管,全市公立医院综合监督执法检查实现全覆盖。全面使用市政府“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平台,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形成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到“定格、定员、定责”。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增加各级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升执法队伍能力。

8.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行业党建水平。全面落实党组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为核心内涵的“红医”精神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作风严谨、医技精湛、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干事创业人才队伍。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

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市、县、乡、村健康赣州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领导协调机制,由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担任负责人,统筹研究涉及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健康影响评估评价制度,推动目标指标和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经费保障

完善卫生健康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健康赣州建设支持力度,确保政府投入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对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医疗卫生资源薄弱县乡、新脱贫地区给予适当倾斜。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支持和国债项目等,完善多样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各县(市、区)结合重点任务推进落实等情况和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完善财政投入方式。

(三)强化规划衔接

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江西省医疗、公共卫生有关地方性法规,及时做好赣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关政策举措调整衔接,强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治保障。

(四)强化宣传引导

加大健康赣州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等宣传力度,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深入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和教育培训,激发调动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健康积极性,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与城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引导群众主动落实个人健康主体责任,主动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五)强化监督考核

各县(市、区)要根据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有关部门要指导市属高水平医院等重点项目单位加强工作研究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市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