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决策公开>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区府办字〔20222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驻区有关单位、区属各单位:

   《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15

    (此件主动公开)


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章贡区文化旅游融合、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全区文化旅游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根据《赣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赣州市章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回望奋进历程,迎接文旅发展新时代

)发展基础

——文旅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进行培育,陆续出台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奖励实施、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夜间经济发展、非遗进景区等系列政策,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增添了发展活力。建立了调度重大文旅项目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江南宋城、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七鲤古镇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

——文旅产业发展效益显著。“十三五”时期,全区游客接待规模由2016年的828.36万人次增加至2020年的1787.72万人次,年均增长28.95%;旅游收入由2016年的21.8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25.13亿元,年均增长了232.35%2020年全区达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7家,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亿元。国家4A级景区增至3家,星级旅游饭店增至13家,创建国家3A级景区4家、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3家、省级工业旅游点2家。2018年荣获“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市、区)”。

1 “十三五”时期章贡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

指标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旅游人次(万人)

828.36

1033.94

1450.46

1750.61

1787.72

旅游收入(亿元)

21.87

31.06

183.56

220.05

225.13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现有文化馆2家、图书馆2家、博物馆3家、美术馆1家,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4家。2020年城乡百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20平方米。区“两馆”获评国家一级馆,章贡区数字文化馆平台搭建投入使用。建成一批城市书屋,“十五分钟阅读圈”逐步形成。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每年开展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200余场,连续4年荣获江西省百姓大舞台优秀组织奖。

——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启动对通天岩石窟造像、摩崖题刻、红色旧址进行保护性和恢复性修建。先后有12处文物入选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寿沟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实推进非遗普查工作,完成《章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1个、非遗传习所14个。持续开展赣南采茶戏、客家瓷板画、民间高跷等非遗项目进校园、进景区、进文化街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非遗展演、交流活动。

——旅游配套要素日臻完善。大力培育赣南客家菜餐饮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特色美食街区,研发一桌特色菜“虔州八景宴”。新建格兰云天、沃尔顿、中创沁庐、章江宾馆等一批高标准酒店,打造铜罗谷森氧民宿、香樟听泉民宿、花田小镇民宿等一批特色民宿。推动中心城区A级景区实现旅游公路全覆盖,开设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直达景区的旅游直通车,形成便捷旅游交通格局。商业网点快速发展,杉杉奥特莱斯、步步高、万象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与故宫文创产品开发团队合作,开发了首批主题文创产品,打造了“赣州文创”旗舰店、“老城有礼”等地方特产品牌店。

——文旅品牌影响日益提升。持续举办章贡文化旅游节,筹办全省旅发大会、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对接等系列活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章贡品牌旅游节庆。积极开展“一品宋城”特色酒店、特色美食店评选活动。通过拍摄系列宣传片,创作音乐剧和旅游歌曲,举办专场直播,组织画家采风,面向公众征集“福寿章贡”旅游口号,扩大了章贡旅游品牌影响力。新增覆盖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开启“旅游+自媒体”宣传新模式,建立了“章贡文旅”立体推广矩阵。策划了宋城情怀游、科普研学游、美丽乡村游旅游精品线路对外宣传推广,旅游市场人气旺盛,“江南宋城·福寿章贡”的品牌形象全面唱响。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结构性、品质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文化特色挖掘和展示不够,宣传形式创新创意不足,缺少有影响力的文化IP;产品和业态开发深度不足,缺乏体验性和创新性,特别是缺少高端民宿业态和优秀旅游演艺项目;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整体产业链条较短,集群特色不明显,且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旅游目的地建设基础较弱,且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尚未形成全域化的旅游集散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公共服务等旅游供给难以满足游客的高品质需求;文旅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特别是高端讲解、运营管理、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短缺。这些要在“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章贡区文化旅游融合、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旅游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引发旅游发展模式变革。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人民群众消费能力大幅提高,高品质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强国建设等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从省内、市内环境看,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叠加,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并转化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昌赣高铁、黄金机场T2航站楼、广吉高速等交通设施建成运营,赣深高铁、长赣高铁、兴泉铁路、井大高速建设持续推进,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为章贡区打开了更广阔的文化旅游市场新空间。

二、科学谋篇布局,开启文旅发展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聚焦区委“一区四中心”、“五个章贡”建设决策部署,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特色街区为抓手,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示范争先、昂起龙头,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高质量旅游强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幸福感。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本导向。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自身充分发展、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助推章贡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坚持融合创新。以文旅融合为路径,推进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加强旅游与体育、农业、水利、交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催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旅游消费新热点,增加旅游消费市场有效供给。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城市和乡村、线上和线下等关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推进文化名城和旅游强区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与经济社会全局实现系统联动、协同发展。

(三)目标定位

深入挖掘宋城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休闲街区;加快建设宋城文化体验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度假后花园、赣粤闽湘四省休闲旅游度假康养购物的重要基地、赣州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到2025年底,达到以下目标:

——人文章贡焕发魅力和活力。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古今融合、现代时尚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鲜明。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创新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

——文化旅游中心地位显著提升。景区场馆提质增效,文旅配套要素完善,文旅产品供给有力,休闲度假优势全面彰显,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达,成为辐射全市乃至周边区域的旅游交通枢纽中心、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商贸服务中心、旅游消费集聚中心、红色旅游集散中心。

——文旅产业龙头优势日益凸显。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旅游接待总人数争取达到2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0亿元,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文旅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推动江南宋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奠定基础;力争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2 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经济指标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2025年规划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

1

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

2600

旅游接待总人数年均增长率

9%

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20

2

旅游总收入(亿元)

350

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8%

3

旅游人均消费(元)

1300

4

过夜游客占比

25%

过夜游客人均逗留天数

2.5

5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亿元)

75

6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家)

60

经济社会综合贡献

7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

8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比重

35%

9

文化旅游就业人数(万人次)

10

10

文旅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

10%

3 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重点品牌创建清单

序号

品牌名称

等级

项目名称

1

旅游休闲街区

国家级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省级

渔湾里美食街、红杉里文化街区

2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国家级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街区

省级

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杉杉奥特莱斯、渔湾里美食街、红杉里文化街区

3

高等级旅游景区

5A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4A

七鲤古镇、马祖岩景区、龙川极地海洋世界

4

省级乡村旅游点

4A

仙峰谷生态园、罗坑体育小镇、火燃美丽乡村、铜锣鼓乡旅庄园

5

乡村旅游重点村

省级

沙河镇罗坑村、沙石镇火燃村、沙石镇龙岗村

6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七鲤古镇、红杉里文化街区

7

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国家级

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省级

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青峰药谷、虔东稀土产业园

8

工业遗产旅游基地

国家级

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省级

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虔东稀土产业园

9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级

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省级

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杉里文化街区

10

文化产业园区

国家级

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

省级

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杉里文化街区

11

高星级饭店

五星级

七鲤皇冠假日酒店、沃尔顿皇家花园酒店

四星级

章江宾馆、嘉莱特沁庐酒店、康莱博酒店、沃尔顿酒店

   (四)空间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产城融合、功能集成、社会共建共享要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全区“一核引领,一带联动,三区拓展”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

“一核”即以江南宋城为核心的河套老城区,打造赣州全域旅游发展龙头吸引核和文化旅游消费聚集核。

“一带”即三江六岸旅游风情带(联动水东、水西片区),打造为古城新时尚体验项目和科技创意旅游示范区。

“三区”即章江新城时尚商贸休闲区(位于章江新城区,建设高质量旅游新城)、环峰山生态康养运动休闲区(包括沙石镇和沙河镇,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赣州市民的康养度假后花园)和文化创意产业体验区(以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核心,打造赣州文创设计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走廊)。

三、突出龙头牵引,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一)赋能江南宋城核

按照“一座城就是一个博物馆”的理念,深入挖掘江南宋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度保护古城墙、古浮桥、古瓷窑、古楼台等宋城遗址和宋代历史资源,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建设,恢复宋城文化场景,展示“宋式生活”,将江南宋城打造成原真宋城文化博物馆。同时,整合宋城文化旅游资源,构建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体系,推动休闲游憩空间共享联动,支持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构筑赣州全域旅游发展龙头吸引核和文旅消费聚集核。

专栏1  江南宋城提升打造工程

1.拓展东向发展空间。以厚德路为中心,整合福寿沟、文庙、武庙、光孝寺、慈云塔、夜话亭、魏家大院、南市街等重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历史文化研学体验区,拓展江南宋城东向发展空间。

2.改造提升功能要素。聘请专业夜景照明规划和施工团队,将赣州古城夜景由简单量化工程进行全面地科学照明设计和建设,提升夜景游览体验。开辟骑行绿道,开通电动车、巴士观光专线,丰富沿线业态。灵活设置停车位,合理引导人车分流。通过墙绘、景观小品、小游园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城中村,彰显章贡本地特色文化,留住城市记忆。

3.打造宋城夜秀公园。围绕八境台公园,打造宋城夜秀公园,成为全国古城夜秀公园典范、江南宋城重点项目。以古城墙、古建筑等为背景,沿古城和江边布局“建春门水上实景演出”、“古城墙3D灯光秀”、“龟角尾水幕表演”等表演。

4.打造古城特色街区。支持姚衙前街区、中山路和卫府里传承商业文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重塑老街商贸形象。支持郁孤台街区、文清路建设老字号旗舰店集聚区和商旅文联动示范区。积极推动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国示范步行街。鼓励慈姑岭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形成城市民宿集聚区。

5.营造宋代生活场景。丰富书院、客栈、酒肆、茶馆、小吃等业态元素,植入蹴鞠、投壶、水秋千、摔跤、马戏、灯谜等娱乐项目。推进宋潮演艺、城墙光影秀常态化演出,策划和推出宋城开城仪式、宋城彩妆巡游、街头艺术表演以及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通过服饰穿戴、业态引入和沉浸式表演等恢复宋代赣州城的生活场景,盘活赣州江南宋城夜游。

(二)联动三江六岸带

按照“立足三江,联动六岸”的思路,借助水运旅游交通体系、绿道步道体系,全面贯通水东、水西片区,有机串联通天岩景区、和谐钟塔、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江南宋城、七鲤古镇等重要节点项目,打造一条日夜可游、业态丰富、环境优美、体验多样的旅游风情带。以科技创意为引领,协调推进沿岸亮化美化工程,支持在古城墙、龟角尾等重要节点打造光影秀标志景观,将三江水上游打造为古城新时尚体验项目、宋城夜间旅游亮点项目,将三江六岸风情带打造为科技创意旅游示范区。

专栏2  三江六岸提升打造工程

1.打造三江水上游。串联三江水系,优化三江与沿岸周边各项目的水陆接驳,系统化布局沿线码头,多元引入水上游船类型,打造三江画廊水上游线,开展水上观光、餐饮娱乐、夜秀演艺等活动,成为游客夜游古城的核心吸引物,延长游客在赣州古城的停留时间。

2.打造六岸山水彩链。整合三江六岸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慢游廊道,串联商贸、文化、宗教等重要节点。以水丝廊道和彩链廊道为内涵,串联沿线原真节点、新造亲水休闲和时尚运动节点,形成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一条特色鲜明、覆盖面广的特色旅游线路。同时,举办系列旅游营销和推介活动,培育赣州宋城的水上丝路品牌,提高市场认知度。

3.联动水东、水西片区。依托方特东方欲晓乐园、童话小镇、龙川极地海洋世界等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以亲子活动、游乐体验、主题研学为主的水西旅游集群。推动水西老街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盘活虎岗文化旅游资源,支持中华儿童新村未来之星教育文创园开发建设,推进七鲤古镇正式运营及二期建设,培育以文化创意、文化体验为主的水东文化旅游集群。

4.强化科技创意。利用三江六岸公共空间,依托古城、浮桥、塔台、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等城市地标,构建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水上表演等空间节点,借助驳岸高度,凸显主题各异、表现方式多样的延续多媒体投射界面打造视觉焦点,结合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策划河灯漂放、烟火展示、游船演艺、无人机表演等活动,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路线,以科技创意营造“全景梦幻、全时惊艳”的三江六岸特色夜游品牌。

5.举办水上赛事活动。利用三江水面引入世界级、国家级和区域级的水上赛事活动,重点举办龙舟、皮划艇等赛事,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是成立专家智囊团。组织市、区文化旅游方面专家,及高校教授、学者成立章贡文化研究智囊团,对章贡区的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进行深度研究、考证,形成文字资料和调查报告,回答清楚“宋城是什么”、红色如何赓续”、“阳明文化和客家文化怎样弘扬”等问题,并整理汇编成系列书籍。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支持七里窑遗址、福寿沟遗址、通天岩石窟造像和摩崖题刻、红色遗址和红色标语保护利用。加大考古成果宣传,积极承办和参加省内外重要考古论坛等活动,鼓励开展线上考古挖掘直播,开展公众考古,举办考古知识公益讲座。开展文物陈列展览精品计划,推出一批具有章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陈列展览。研发推出系列文物产品和服务,推进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进商圈、进网络等活动。

专栏3  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工程

1.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以通天岩、七里窑遗址、古城墙、福寿沟等遗址以及郁孤台、南市街、灶儿巷、慈姑岭、姚衙前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为重点,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的编制、申报和实施。支持七里窑遗址申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和修复水东镇坝上红军标语、沙石镇大塘面红军标语、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等一批红色旧址。

2.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到 2025年,全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险情排除率达100%;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抢险维修率达100%;支持对武庙、拜将台、皇城城墙、刘氏宗祠、筠阳宾馆等一批文物资源进行维修、保护或抢险加固。

3.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示范工程:深化文旅融合,培育以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的体验旅游、研学教育、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一批统筹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

4.文物陈列展览精品计划:举办一批不同主题的文物展览,推进在省内流动展览。支持文物陈列展览跨区域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杭州、开封等地合作展览。

5.考古资料出版计划:加强科研合作交流,推出通天岩、江南宋城、七鲤古镇、福寿沟博物馆等一批文物研究和文物教育基地,加快推进考古资料整理工作,整理出版一批考古报告。

三是加强非遗保护。出台《章贡区非遗保护传承扶持办法》,落实好非遗保护传承扶持政策。启动非遗数据库建设工程,健全非遗记录体系。支持章贡客家竹雕、章贡客家菜、民间高跷等项目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章贡酒酿造技艺、客家烧馃子制作技艺等项目申报省级、市级非遗项目。鼓励政企合作搭建非遗直播平台。开展“非遗进景区、特色街区”系列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驻点演出并现场传授技艺。十四五时期,力争创建1个市级非遗小镇,打造1条非遗街、5所非遗传习所、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

四是加强博物馆建设。立足打造“博物馆之城”,促进国有、民办、行业博物馆均衡、健康发展。支持提升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赣州市博物馆新馆、福寿沟博物馆、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七里古窑博物馆。鼓励打造赣州名人博物馆、赣州方言博物馆、竹雕博物馆、章贡酒博物馆、花灯博物馆、采茶戏博物馆、纸扎博物馆、渔具博物馆等特色博物馆、专题博物馆。

(四)打造全国宋城文化传承高地

建立全国宋城文化资料库,打造全国宋城文化“文献高地”;支持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等学术科研平台建设,举办宋城文化高峰论坛,打造全国宋城文化“学术高地”;深挖和整理宋城文化资源,编写宋城文化系列丛书,开展宋城文化大讲堂,创建宋城文化实践教学和传习所。围绕宋城文化主题,拍摄电影、纪录片,创作主题歌曲、文学作品,策划剧本杀、展演节目。创新宋城文化宣传方式,讲好宋城文化故事,推进宋城文化宣传普及,打造全国宋城文化“传播高地”;建立宋城文化研究人才智库,培育宋城文化建设本土人才队伍,搭建高端人才交流平台,打造全国宋城文化“人才高地”。

(五)传承创新赣州八景文化

将赣州八景打造为原真宋城文化最主要载体、宋城文化旅游标志性景点。强调赣州宋城八景乃全国各城市八景之首,展现深厚底蕴。重塑在宋代初步形成、以后历代持续演绎的宋城八景,恢复宋代重要控制点之间的视线廊道,形成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标志性景观。通过原址恢复与碑文展示相结合,集中展示宋代赣州八景文化、清代赣州八景文化,并串联形成赣州八景文化主题游线。支持在八境公园打造赣州八景微缩景观,实现宋代赣州八景、清代赣州八景同时空展示。采取自媒体网络投票和组委会综合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征集和推选赣州现代新八景,并推出赣州新八景打卡游,唱响赣州八景文化品牌。

四、提升承载能级,高质量建设商贸旅游新城

围绕年轻时尚主题和博物馆资源特色,将章江新城区打造成集都市休闲、都市娱乐、商务会展、购物旅游等于一体的都市时尚商贸休闲区,建设成高质量旅游新城,成为中心城区旅游住宿、商务活动、时尚购物的核心承载区域。

(一)商旅集聚布局

围绕中央生态公园,整合赣州博物馆、万象城、阳明国际中心、章江宾馆等商旅资源,打造章江中央商务区(CBD),培育旅游商贸服务集群。以章江CBD为中心,以城市公园、广场、绿道、休闲街区、博物馆等项目为载体,以章江为纽带,以高架路、滨江绿道为串联,推动章江新城区与“一核”形成联动呼应之势。提升旅游交通集散能力,推动旅游交通专线、城市公交专线延伸到主要公园、广场、博物馆、休闲街区。鼓励非遗项目、文创项目、夜游项目、特色酒吧、休闲轻吧、美食街区等在万象城、九方购物中心、杉杉奥特莱斯等特色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入驻集聚。

(二)景城融合打造

围绕“景城融合、主客共享”的理念,把新城区作为泛景区来打造。按照“精细秀美”的要求,在重要节点和公共场所增设一批富有赣州特色的城市小品、城市家具等,充分体现城市内涵和美感。支持将赣州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筑、街头雕塑、公园景观、出入路口等,重塑城市品牌形象,强化城市辨识度。提升章江水系脉络品质,完善沿江生态景观体系。通过亮化绿化,提升高架快速路及沿路景观,打造流动的城市风景线。

(三)实施宜游化改造

坚持“以新出彩”,完善章江新城旅游服务功能和标示系统。按照主客共享的目标,支持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支持实施公园、广场、绿道、博物馆提升建设工程,融入旅游配套服务,丰富人文记忆元素,培育旅游氛围,打造成游客和市民青睐的城市会客厅。支持中央生态公园、章江国家湿地公园、黄金广场、章江绿道等进行景区化改造。支持赣州博物馆开发旅游产品,推出常态化文化演出。鼓励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开展街头演艺,引导龙舟赛、广场舞、夜跑、垂钓、书画等群众休闲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丰富城市文化氛围。

(四)培育商务会展

鼓励万象城、九方购物中心、杉杉奥特莱斯等进行宜游化改造,打造成时尚消费新地标。推动赣州新光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建设。支持建设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并大力发展时尚经济,繁荣首店经济。支持新城区酒店集群发展,鼓励将非遗体验、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融入住宿产品中,打造提升一批主题文化酒店。加大与会展公司、行业协会、商会、集团公司等合作,争取一批会议、交易、展览、考察、赛事来章江新城开展,重点举办大学生音乐节、全国游泳锦标赛赛,形成旅游经济新增长点。

五、推动集群发展,高水平建设文化创意之都

(一)做强文化产业园区

推动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拓展空间和产业集聚,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提档升级,打造红杉里文化街区,争创省级文化产业园;青峰药谷产业园、虔东稀土产业园挖掘工业遗产和科技文化,拓展文化产业空间。鼓励依托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联动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搬迁老校区,将红旗大道打造赣州文创设计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走廊。支持保护利用老旧厂房、闲置楼宇,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对接导入高端项目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做大优势文化产业

以江南宋城为依托,重点发展以研学教育、文创会展、历史题材影视等为核心的宋城文化产业集群;依托通天岩、阳明书院等阳明文化遗址、遗迹,发展以影视、研学、培训、文创为核心的阳明文化产业集群;巩固和繁荣印刷包装、广播电视设备等产业基地,打造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在文化演艺、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领域提升推出一批文化行业品牌,在根雕、竹雕、瓷画、奇石、稀土、医药健康等领域提升推出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品牌。特别鼓励引进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文创研发等高科技文化企业,实现科技赋能文旅,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做精文创产品和业态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园区和基地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支持与功夫动漫开展合作。鼓励依托赣州特色文化,开发剧本杀、乐高拼图、名人手办、盲盒、创意食品等文创产品和新业态。深挖章贡名人文化,开发名人IP系列文创产品。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演艺企业创作生产,引导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开展街头演艺,丰富城市文化氛围。依托赣坊1969文化创意园、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青峰药谷健康小镇、虔东稀土产业园,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设计开发工业旅游线路,培育工业科普游、工业购物游、文化创意游等新兴旅游业态。

(四)做活数字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传统优势文化制造业对接高端数字化和创意设计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云演艺、数字艺术、网络视听、电竞动漫、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借鉴河南卫视做法,运用5GAR等技术,通过虚拟和现实场景结合,策划打造《赣水茫茫》《宋城奇妙夜》《宋城奇妙游》等演艺项目和综艺节目。推动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相结合。开发数字博物馆、线上体验、动景穿越、手游直播等数字文化产品。

六、聚焦康养度假,打造乡村振兴“章贡样板”

围绕康养度假后花园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做透“生态”文章,做足“康养”功夫,做热“微度假”产品,做大“旅居”业态,打造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赣州市民的生态康养运动休闲区,打造乡村文旅振兴“章贡样板”。

(一)高品质开发康养项目

打造青峰药谷健康小镇、仰屏山云顶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水东国际健康享老城、马祖岩禅意旅居小镇等一批康养度假项目。提升建设罗坑体育小镇、石甫村第五元素拓展基地等运动项目。积极推进旅游景区、乡村社区等的运动设施建设,完善郊野健身步道及骑行绿道,打造峰山、杨仙岭、通天岩等森林步道、登山步道。鼓励在度假区、景区周边、美丽乡村发展旅居康养和养生养老社区。探索和推出乡村田园旅居、综合度假休闲酒店公寓、换住旅居养老、文化艺术旅居、医疗康体旅居享老等多种旅居养老模式。

(二)高标准打造旅游民宿

将旅游民宿作为高端康养产品进行重点打造,出台《章贡区旅游民宿扶持办法》,落实好旅游民宿扶持政策,支持鼓励民宿产业发展。特别是集成政策资源,聚焦破解土地、融资、审批办证等旅游民宿发展难题,培养一批优秀旅游民宿主人。打造或提升铜罗谷森氧民宿、香樟听泉民宿、花田小镇民宿、火燃村民宿等乡村精品民宿。推动火燃村、罗坑村等建设民宿集聚区。鼓励民宿+非遗、民宿+中医药、民宿+农业、民宿+研学、民宿+体育、民宿+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成为章贡区新的乡村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民增收。

(三)实施乡村文旅振兴工程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游客营造优质的旅游氛围。实施乡村旅游公路提升工程,完善标识标牌、旅游交通驿站、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按照做“优”做“特”要求,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休闲集聚带、旅游廊道。实施农副产品“双进”行动,即线下进景区、进门店、进窗口,线上进电商平台、进微信朋友圈,引导游客异地消费、回头消费。到2025年,达到星级农家乐50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农家乐10家),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10个,特色民宿20家,获评省级及以上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以上。

专栏4  乡村文旅振兴工程

1.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区各村各乡村旅游点、民宿、农家乐通城市自来水、天然气、5G信号全覆盖,各乡村旅游点A级厕所全覆盖,所有乡村旅游点、民宿、农家乐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2.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十个一”行动。力争每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十个一”目标(即一名义务宣传员、一个道德评议会、一支志愿服务队、一批文明示范户、一部村规民约、一组家风家训、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一个文体活动小舞台、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一个善行义举光荣榜)。

3.实施乡村旅游公路提升工程。在12条攻坚路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美化道路两边环境,增设骑行道或者游步(栈)道,打通赣州经开区与水西镇永安片区道路接驳工程,将葛堡坑-窑背公路拓宽至6米。新建仰坪山、铜锣谷旅游公路。以“四好公路+特色经济”的理念,重点打造沙河流坑至龙村至罗坑、水西凌源至窑背至永安、沙石火燃至龙埠至龙岗3条生态富民线风景道,形成乡村文旅产业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带。

4.培育文旅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一批乡村文旅运营管理公司,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文旅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批乡村文旅创业创客基地。“十四五”时期,全区培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300人次以上。

5.强化宣传营销。绘制一张乡村旅游地图,制作一个乡村旅游小程序,统一全区农家乐形象标识,定期组织举办“生姜节”“蘑菇节”“农民丰收节”等节会活动,唱响“峰景沙石”“流金沙河”“醉美水西”“多彩水东”乡村旅游品牌。

七、繁荣公共文化,彰显“人文章贡”魅力

(一)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通过文艺作品、文化体验、公共服务等方式,面向城乡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风家风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气。以“福寿章贡,共同缔造”为主题,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强化广大群众和游客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鼓励建立旅游志愿者组织,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设立“巾帼文明岗”“五四青年岗”“少先队先锋岗”等旅游志愿服务特色岗,开展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旅游公益行动。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持续深化“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文化圈建设,构建现代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完善区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实现总分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数字服务的共享、文化活动的联动和人员的统一培训。加强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和智慧广电等项目建设,打造网络宋城会客厅。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参与文化事业建设。

(三)实施文化惠民共享工程

以“年年出新,年年出彩”为牵引,持续开展“百姓大舞台”、“榕树下的红歌队”、“周末剧场”、“少儿曲艺故事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鼓励赣南采茶戏队、山歌队、腰鼓队、唢呐队、舞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积极健康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支持开展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公益培训,提升群众文艺素养。打造章贡文化旅游节、大学生音乐节、文化研学季、文化惠民周、博物馆日、文旅干部做讲解等品牌文化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做好“三馆一中心”免费向市民及游客开放工作,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推进24小时自助城市书屋、社区书吧、校园书吧及社区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建设,开展“书香章贡”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阅览、送讲座、送辅导培训、送法规政策宣讲等流动文化进乡村、进社区活动。

(四)拓展文化传播交流渠道

运用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着力实现“三馆一中心”智慧展示、智慧讲解和智慧服务管理。建设上下贯通、统一联动、分级负责、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全覆盖。加大对章贡历史文化和区情宣传教育力度,组织修改编印中小学乡土教材,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科技馆。建立章贡文化旅游网、“章贡文旅”APP、手机报每天推送等平台。积极组织优秀文艺作品、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各类文化展览展示、普及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等活动。

(五)繁荣新时代文化艺术创作

深入实施当代章贡文艺创作工程、章贡文化精品工程,制订重点题材创作计划,打造文艺精品和品牌。鼓励和支持文艺创作基地、名家工作室落户,激发群众性文艺作品的创造活力。通过群众团体、协会组织,培养一批作家、画家、舞蹈家、音乐家、摄影家等省级以上文化名人。支持创作宋城文化主题的音乐、舞蹈、动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支持发展竹雕、根雕、瓷画、奇石等传统手工艺品,开辟民间手工艺市场,建设手工艺品集散商业街。组织开展系列美术摄影采风创作,开展优秀作品展览、巡展工作。推进文艺进广场、绿地、商圈、机场、街区、校园等工程,引导街头艺人、涂鸦艺术等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公共空间艺术。积极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和展览,重点培育1-2个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力争有1-2个国家级奖项;每年有1-2个以上作品获省级奖项,5个以上作品获市级奖项。

八、提升配套要素,树立品质旅游新标杆

(一)推动景区提质增效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支持通天岩景区、五龙客家风情园、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七鲤古镇、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等重点景区进一步提升品质和完善功能。加强景区二次消费业态招商,引进精品民宿、美食寻味、旅游演艺、特色街区、研学培训、亲子体验等一批游客参与度高、贴合市场需求、激发消费潜力的业态产品。聚焦打造智慧景区,充分利用VRAR等科技手段,加大数字旅游的覆盖面,推动旅游配套数字化“微改造”,推广线上导览、讲解服务,实现所有景区提供智慧讲解服务。创新旅游景区监管手段,落实“错峰、预约、限量”要求,提高智慧化监管水平。

     (二)优化交通集散体系

建设“快进”交通网,基本建成“重要客源城市—章贡、中心城区—景区、景区—景区”的快进交通线,实施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完善城区通往重要景区慢行交通系统,推进“三江六岸”休闲绿道和水上游线建设,设计覆盖中心城区的自行车骑行线路图,高标准打造风景廊道、森林步道、登山步道。优化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升级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开通章贡旅游直通车,加快与瑞兴于红色旅游区的串线,打造红色旅游集散地。规划建设楼梯岭,打造“初心小镇”,建设赣州红色旅游服务中心,为全市红色旅游提供游客集散、信息咨询和服务预订等服务。围绕章江、贡江沿线,打造公交旅游专线,成立志愿者讲解队伍,在每个站点义务讲解对应的人文历史。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专栏5  交通集散体系优化工程

1.整合“五车”资源(旅游直通车、城乡班车、公交车、网约车、旅游出租车),实现推进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向交通节点、文化场馆、3A级及以上景区(点)、重点乡村旅游点延伸,建立闭环式旅游观光巴士、旅游公交专线网络。

2.开通机场、高铁站到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七鲤古镇、特东方欲晓乐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通天岩等重点景区的旅游直通车,提供精细公共交通中转服务。

3.完善城区通往重要景区慢行交通系统,推进“三江六岸”水上游线及休闲绿道建设,设计覆盖中心城区的自行车骑行线路图。建设通天岩、杨仙岭、峰山等森林步道、登山步道。

4.高标准打造主城区至通天岩(东江源大道、方特大道)、环峰山公路(沙石火燃至龙埠至龙岗等)、杨仙岭南麓公路(沙河流坑至龙村至罗坑等)等风景廊道。

5.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在全区建成3个以上标准化自驾车房车营地或自驾车驿站,重点建设东江源大道(通天岩段)、方特大道(和谐钟塔段)、环峰山公路(沙石圩镇段)、青峰大道(杨仙岭段)等路段的旅游公路驿站,提供旅游集散、咨询、售票、公共交通等功能服务。

6.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主城区、主要城镇、重点旅游景区、国道省道沿线充电桩全覆盖。

(三)推出特色品牌餐饮

贯彻落实《江西省打造赣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作方案,支持实施赣南客家菜品牌打造工程,即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评选一批名店名宴名菜名小吃、鼓励一批企业“走出去”经营、举办一系列特色美食节会,持续创建赣南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提升赣州特色“一桌菜”,鼓励创办客家歌舞演艺旅游餐厅,支持建成赣南红色菜肴主题餐厅2家以上。引进一批知名餐饮品牌店,建设一批星级高档餐饮饭店,发展一批地方特色品牌餐饮连锁店,推出一批以宋城文化宴、阳明文化宴、客家养生宴等为特色的主题文化餐厅。培育百个美食经营户,打造一批特色小吃网红店铺。

(四)提升优质住宿体验

以提升整体接待能力和水平为主线,优化住宿设施集聚空间布局、推进节能减排,形成以星级饭店、标准化酒店为引领,以民宿等非标准化酒店为结构补充,以主题型酒店为发展亮点的新型旅游住宿体系。支持七鲤皇冠假日酒店、沃尔顿皇家花园酒店等创建五星级酒店,章江宾馆、嘉莱特沁庐酒店、康莱博酒店、沃尔顿酒店等创评四星级酒店,鼓励打造主题突出、品质优良、服务内容完善的文化主题酒店。积极推进特色民宿发展,依托不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城市、古风、野趣、康养等不同主题风格的特色民宿。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城市住宿短租服务,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十四五”时期,力争打造五星级标准酒店3家、四星级标准酒店10家。

(五)创新开发“赣州好礼”

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团队、大学生创客、民间手工艺人设计和开发文创产品。实施产品跨界开发策略,提炼赣州文旅产品特点,与电子游戏、电子产品、潮玩、服饰、银行、食品等行业知名企业合作,联合推出宋城微景观盲盒、宋城文化衫、宋城信用卡等跨界产品,提升“江南宋城”品牌知名度。实施“后备箱”工程,品牌包装客家竹雕、客家根雕等农特商品,推出一批乡土特色旅游商品。合理完善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布局,实现A级景区景点、特色街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鼓励在旅游景区(点)布局“赣州礼物”旅游商品店、旅游购物区、购物街、免税店等。江南宋城旅游区设立“天工开物园”。建设线上旅游商品交易平台,鼓励文创产品走出去,参与各类展会,形成“线上+线下”购物旅游融合发展。

九、深化融合发展,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支持以章贡区文旅集团为代表的本土龙头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文旅发展引领作用。引进国内知名旅游集团和管理服务品牌企业,以及品牌酒店、特色民宿、文化演艺、体育赛事等专业性文旅企业落户章贡区,力争实现“飞地”文旅模式新突破。培育壮大一批文旅类小微特企业,支持向“小而精”、“小而专”等细分市场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投融资机制,不断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供给力。引进一批全国知名旅行社总社入驻章贡区,支持区文旅集团成立旅行社,支持旅行社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5G剧院建设,推动演出院线、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专栏6  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计划

1.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章贡区文旅集团、方特东方欲晓、赣州龙川实业、中交七鲤古镇、淦龙集团等一批龙头骨干文旅企业。到2025年,培育打造一批综合型的大型文旅企业,力争全区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文旅企业达到50家。

2.引进战略投资企业。推进各类支持措施落实落细,进一步完善文旅相关配套政策,鼓励与本土企业开展合作,培育一批多业态、前瞻性文旅上下游企业,构建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帮助已落地运营的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七鲤古镇、江南宋城等项目解决发展中问题,促进其做大做强,成为引进大企业发展的样板示范。

3.扶持小微特企业。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发展一批小微特企业。鼓励建设文旅创客示范基地,吸引文旅、艺术领域知名人士建立工作室,促进文旅创意产业发展;开展文旅“双创”行动,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创办文旅小微企业,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创办文旅企业。

4.引进培育品牌首店。鼓励购物中心、商业运营企业、街区运营管理机构招引发展行业内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品牌首店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全新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融合店,丰富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创时尚、新零售等首店业态供给,提供国际化、品质化消费体验,对入驻的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品牌首店和引进国际一线品牌的市场主体给予政策支持。

5.传承创新特色小店。结合特色街区、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小店经济”,保护传承、培育提升蕴含客家文化、展现工匠精神、承载城市记忆的“赣州味”特色小店。积极发展老字号店、百年老店、手工艺、生活服务、正餐、特色小吃、饮品(茶馆、咖啡馆)、康疗及休闲娱乐等各类型特色小店,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发布“赣州特色小店”榜单。支持客家大院、鹭溪客家、客家印象、小财神、东河车站赣南美食博物馆系列餐厅申报国家级、省级特色餐饮(店)品牌。

6.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加强对体验式演艺、沉浸式娱乐、在线演出、在线艺术品拍卖、自助式上网、电竞酒店、电竞娱乐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式及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的引导、管理和服务。

    (二)强化文旅项目建设

围绕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引领作用,关注城市旅游、康养度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文化场馆、文创产业、科技创意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建立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库,每年做好项目谋划实施、入库储备、调整工作,建立“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梯次格局。持续推行重大文旅项目“专班制”,协调推动项目落实落地。

专栏7  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名录

1.核心项目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提升项目、七鲤古镇文化旅游ppp核心区建设项目、方特东方欲晓乐园二期项目、峰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

2.重点项目

仰屏山云顶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龙川极地海洋世界二期五星级酒店、赣州七鲤皇冠假日酒店、启迪冰雪世界项目、楼梯岭红色研学教育基地项目、高端旅游民宿群项目、“红杉里”城市更新项目、水西老街项目。

3.支撑项目

杨仙岭人文旅游项目、沙石教育园区项目、中华儿童新村未来之星教育文创园、赣州木棉花酒店、宝能莱华酒店、沃尔顿美仑国际酒店、马祖岩人文公园、仙峰谷乡村旅游景区提升及空中漂流项目、峰山康体休闲度假区、罗坑山地体育户外运动基地、章江新城宜游化提升项目、赣州新光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

(三)加快发展研学教育

利用“决策赣州,解放广东”这一重要红色文化切入点,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红色研学目的地。依托楼梯岭会议旧址、中共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旧址等红色旧址,推出赣州中心城区红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红色研学基地。创建福寿沟、江南宋城、中华儿童新村、赣州文庙等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探索、建设以博物馆、考古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的,以宋城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课程体系和研学线路产品。推动工业产业园区、体育、民宿、互联网等业态与研学相融合。到2025年,力争创建2个以上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3个以上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四)丰富科创文旅产品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大数据、区块链、全息投影、无人驾驶、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发展文旅新业态,推出系列文旅科创产品。在景区中推广使用无人驾驶、智能成像、服务机器人等浸入式体验文旅项目,丰富游客互动体验。推动导航定位、可穿戴设备、电子围栏、遥感卫星等技术和设备在自助旅游、特种旅游中的运用。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升级文旅商业模式。

专栏8  科创文旅打造工程

1.打造科创主题景区。重点扶持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等科技支撑型主题景区,引领章贡区文旅业态科技创新。

2.招引科创娱乐类项目。鼓励罗坑体育小镇招引科幻乐园、电竞沉浸式体验馆、电竞主题游乐园等科创娱乐类项目。

3.丰富科创娱乐产品。支持江南宋城采用模糊现实、多媒体和声光电技术,打造宋潮水秀、宋城模型乐园、福寿沟考古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4.丰富科创展示产品。鼓励赣州科技馆、科睿特软件产业园推出智慧科技体验,鼓励花田小镇、仙峰谷等打造智农科技馆、智农生活馆、自然科技馆。

    (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区外发挥宋城核心引领作用,加强与其他“三区”的合作,精心打造“宋城+”初心路、阳明游、客家情等精品线路,做旺旅游人气。区内重点推出“宋城情怀游”“城市印象游”“红色初心游”等三条经典旅游线路和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以精品线路为主脉,灵活串联各旅游景区(点),推出“点单式”自由组合服务,增强旅游线路市场化水平,形成覆盖全域,适应各类人群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和线路体系。

专栏9  精品旅游线路创建工程

1.做精三条经典线路

宋城情怀游:郁孤台——古城墙——八境台——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文庙——福寿沟博物馆——浮桥——七鲤古镇——通天岩景区

城市印象游:赣州博物馆——城市中央公园——万象城——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渔湾里美食街区——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红色初心游:楼梯岭(初心小镇)——吉埠村(大塘面红军标语)——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旧址)——广东会馆(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旧址)——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陈毅谈判旧址)——七里村(坝上红军标语)——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

2.拓展多条特色线路

按照“主题—主线—要素集聚—节点项目”的思路加强全域资源整合,研究设计“科普研学游”“美丽乡村游”“阳明心学游”“醉美夜色游”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

(六)做强夜间消费经济

编制《章贡区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全面提升夜间经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业态品质。打造夜景、夜娱、夜演、夜宴、夜购、夜宿等“六夜章贡”夜游产品。支持江南宋城历史文化街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渔湾里美食街夜间经济示范街、赣坊文创夜间经济示范街、万象城商圈夜间经济示范街、红杉里文化街区等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消费街区。积极引导景区、星级酒店、旅游特色街区推出夜间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和夜游精品线路。创办灯光秀、音乐节、啤酒节、灯会等特色旅游活动,培育多元夜间消费模式。推进文创产品市集建设,增强文化消费体验。探索扩大体育场馆夜间开放,推广24小时书吧模式。

十、创新营销宣传,唱响“福寿章贡”品牌

(一)整合营销策略

坚持“走出去推介”和“请进来体验”相结合的宣传模式,不断提高章贡区旅游知名度。组建营销专班,加强主题营销、联合营销、定点营销和公益营销。区领导带队到省内外开展推介活动,策划开展面向重要客源市场的营销推介会和旅游体验活动。创新开展“文化旅游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每年对驻赣高校开展文化旅游知识培训,聘请在校大学生担任章贡旅游代言人,唱响章贡旅游好声音。创新推进“直播”带游,打造“章贡直播秀”品牌,鼓励全民直播营销,支持专业直播营销,培育一批网络主播大V,推介一批网红打卡地。借助5GVRAR等技术,推出“云游章贡”系列活动,打造网络综艺、网剧、微电影、短视频、3D动漫等“爆款”产品。

(二)强化节事营销

按照“季季有节会,月月有活动”的要求,强化节事宣传营销。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博会、旅博会、推介会,举办文化旅游节会和特色赛事活动,积极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会议、展览。重点围绕“两节”(章贡文化旅游节/中国(赣州)宋城文化旅游节、大学生音乐节)、两会(国际根雕竹雕艺术博览会、中国宋城文化高峰论坛),打造章贡区系列文旅节事品牌,各乡镇围绕自身优势资源,至少打造1个有影响力的节事品牌。深挖名人文化资源,策划“跟着东坡游宋城”“跟着阳明游宋城”等系列名人IP游活动。推出章贡文化和旅游消费“一卡通”,推动实施“欢乐周末亲子游”计划,发起“赣州人游赣州城”活动。

专栏10  文旅节事活动策划

1.节庆活动:章贡文化旅游节、中国(赣州)宋城文化旅游节、国际街头艺术节、大学生音乐节、乡村旅游节、赣南客家美食节等。

2.赛事活动:中国·章贡传统龙舟赛、全国游泳锦标赛、网红达人直播大赛、福寿章贡摄影大赛、宋城剧本杀(推理游戏)、乡村马拉松赛等。

3.表演SHOW:宋城开城仪式、宋城灯光秀、宋潮演艺、街头艺术表演、宋城彩妆巡游、传统成人礼等。

4.会展活动:国际根雕竹雕艺术博览会、中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宋城文化高峰论坛、阳明文化发展论坛、丝路古城建设高峰论坛、丝路古城赛诗会等。

5.培训教育:考古夏令营、科普研学季、红色研学季、宋城文化大揭秘、阳明文化大讲堂等。

(三)开展合作交流

组织开展主要客源省市和国家(地区)文化旅游大型推介活动,积极加入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重点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等重点市场的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借助驻赣高校国际教育学院、海外孔子学院等载体,聘选培育10名海外传播达人、10名“福寿章贡”友好使者。加强与东南沿海、三江沿岸、赣州周边、高铁沿线城市深化交流合作。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大湾区城市开展文旅干部挂职交流。依托“江南宋城”,加强与开封、杭州的城市合作与联动,推动组建宋城文旅合作联盟。发挥赣江源头城市担当,牵头组织赣江城市保护与发展联合会议,就赣江文化带建设相关问题开展深入交流,加强与各类大湾区国际旅行社的交流,持续开展引客入赣活动。

十一、完善治理体系,营造最优文旅环境

(一)加强文旅市场监管

认真学习贯彻文化和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和文旅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依法监管能力。加大文化旅游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欺客宰客、恶性竞争、不合理低价等市场顽疾,实施文化旅游市场黑名单制度。加强旅游大巴、出租车、住宿、餐饮、购物等涉旅行业管理,提升涉旅行业人员素质。建立文化旅游综合协调机制、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投诉统一受理机制、信息互联共享应用机制,建立旅游诚信退赔基金和管理机制,强化文化和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

(二)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深化文化领域营商环境改革,规范文化领域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行重点文旅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难题。实施“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涉企事项“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审核机制,加强演出、艺术品、游戏游艺、娱乐行业源头治理。对沉浸式戏剧、电竞游戏、在线旅游等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模式。支持各类文化旅游行业协会发展,增强行业自律能力。

提升安全防范水平

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安全责任制,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探索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执法监管。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提高景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加强景点景区和文化场馆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构建文物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好文物安全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文物管理使用者直接责任。加大对文物安全形势严峻、文物违法案件和文物安全事故多发地区督察力度,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

十二、推动改革创新,构建最强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章贡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章贡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链长制,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沟通。区直有关部门要提高站位,主动靠前,狠抓落实,切实形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各镇(街道)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有条件有基础的镇(街道)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来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

贯彻落实中央和部、省、市有关文化旅游的各项政策法规,制定新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章贡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加大财政支持,逐年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宣传营销、引客奖补、人才培养、考核奖励、品牌创建等。保障文旅项目用地,科学调整供地结构,推动文旅规划与国土空间、交通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多规合一”,各类相关规划应充分考虑文旅产业发展的需要,预留发展空间,解决发展瓶颈。按规定落实文旅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协助企业获取扶持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把文化和旅游业列入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录,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文旅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设立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支持文旅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三)强化人才引育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引育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领域的优秀人才。建立文化旅游专家智库,为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与赣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双百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工程”,对全区文化旅游管理、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执法、企业经营、专业技术、服务技能等各类文化旅游人才进行培训,每年全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培训100个文化旅游实用型人才,培训100个“爱旅游、会服务、懂经营”的新型文化旅游职业农民。

(四)完善考核评价

制定、完善章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绩效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发展规划年度分析评估和修改完善机制。加强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统计网络,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结构调查,创新数据来源、统计方法和理论支撑。落实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

  相关文件:视频解读:《赣州市章贡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