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教育体育局 > 政策文件

章贡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访问量: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为加强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基本原则

  1.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3.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强化综合实施。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5.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三)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用1-2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全区各类学校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先进示范校,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二、工作任务

  (一)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各中小学校设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在课表上注明,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根据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加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完善地方及校本课程研修,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以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形成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与通用技术教育课程,加大劳动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培养,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二)确定劳动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1.校内劳动。在上好每周至少1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同时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活动。校内一切劳动任务尽可能归于学生,学校活动场地卫生、楼道卫生、教室卫生、厕所卫生、绿化带等要合理安排到班级,由班级负责卫生打扫和剪枝,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与农作物或饲养小动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区”,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创造发明、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2.校外劳动。各中小学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日常及假期都安排一定时间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产、社区服务等劳动实践作业。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其他社会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基地劳动、助农劳动、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3.家务劳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校每周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明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三)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一是开展班级学生劳动课展示活动;二是开展校内劳动教育主题大型汇报评比活动;三是区教研室每学年开展劳动教育优质课竞赛活动;四是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择机开展区级大型观摩活动;五是开展区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与最美劳动基地等评选活动,多举措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三、实施机制

  各中小学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劳动教育机制,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1.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在日常生活抓住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2.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组织实施好劳动课,有序安排学生的集体劳动。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3.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相关力量,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四、实施路径

  (一)拓展实践场所。各校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内外结合,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配置相应设备和所需耗材,建成质量保证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场所。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一是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培训讲座,开拓视野;二是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夯实基础。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反思总结,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可采取学校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四)强化安全保障。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

  五、工作保障

  1.强化组织保障。各学校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成立校长任组长亲自抓、分管教学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抓的领导小组,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构实施方案。各学校要根据实际,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建立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引领保障好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3.以督导考核为主导,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落实。各校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既要记录结果,也要记录劳动过程中的关键表现,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依据。区教体局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办法见附件:《章贡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细则》),同时对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对工作开展不实、工作推进滞后、工作落实无特色的学校在年度目标考核时扣减相应考核分,对做得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做得差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确保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

  4.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在校园宣传栏与班级群等积极宣传典型劳动先进人物的事迹。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