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区司法局>政策文件

中共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访问量: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正确政治方向

1.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认真开展“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主题实践,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重点课程,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内容,适时组织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督察。利用基层普法阵地建立学习专区(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融合,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

2.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宪法故事。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提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宪法知识任前考试工作制度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法制度,将宪法知识列入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和必考内容,真正把对宪法的尊崇转化成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宪法纳入国民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持续举办“宪法晨读”“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在青少年成人礼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增强青少年宪法观念。

3.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让民法典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围绕服务大局,重点宣传与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长江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相关地方性法规等,为江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平安江西建设,重点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扫黑除恶决定等与群众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升法治意识。

二、深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治文化阵地有效覆盖

4.打造红色特色阵地品牌。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相融合,深入发掘江西红色法治资源和元素,打造一批赣鄱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宣传品牌。升级打造瑞金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群和横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依托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故地弋阳等地,推动形成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高质量红色法治文化集群。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普法宣传”新模式,打造红色法治文化旅游线路和自助游项目,组织开展红色法治文化阵地自助游活动。

5.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继续开展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评选活动,大力实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创作基地、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建设,推进法治文化与行业特色文化有机融合,逐步做到全省县级法院、检察院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覆盖。加强法治文化机关、企业、校园、社区、乡村的形象塑造,建设法治微景观。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艺术馆、文化馆(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立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法治有关的名人故居、历史街巷、博物馆、展览馆等活动场所,打造特色法治文化景观,推动“法”“景”融合。

6.优化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品质。提升阵地建设质量和日常管理水平,对已建成的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街区、场馆、宣传栏等阵地,要安排专人定期维护。及时更新法治宣传内容,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党章党规以及民法典、国家安全法、扫黑除恶决定重要法治宣传内容加以充实更新。综合运用AR、VR、声光电技术、二维码解说等新技术,增强阵地表现力。推行社区“法律之家”建设经验,打造基层普法一站式综合“超市”,推动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

三、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实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

7.推进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大省的潜力和优势,调动各级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产品创作。组织创作一批优秀法治影视作品,制作播放一批优秀的法治公益广告,出版一批优秀的法治文化图书。依托赣剧、采茶戏、花鼓戏等推出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法治文艺节目,打造一批普法山歌、法治三字经、防疫三字经等群众喜爱的法治文艺作品,推出展现赣鄱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建立优选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推荐参加全国评选。

8.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将法治文化作品纳入“书香赣鄱”“文化强省”建设工程以及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基层)等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广泛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六进”、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等,推进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扶持和鼓励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体、广播电视、电影公司等文化部门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大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的宣传、展演和展示力度,提升法治文化的吸引力,让社会公民更多地分享法治文化发展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宣传,提高法治素质。

四、强化法治实践教育,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素养

9.健全公民参与法治实践机制。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健全公众参与渠道。加强开门立法,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提升权由法定的意识;落实庭审旁听制度,让群众在执法司法案件中提升公平正义的感受;加强重点司法执法案例的宣传,从实践导向上确立起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社会氛围,达到以法治实践教育人民,推动全民守法意识养成。

10.加强公民法治习惯实践养成。把公民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平安建设等活动,让法治成为行为习惯和准则。大力宣传表彰崇法向善、坚守法治的模范人物,开展“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和“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学习宣传活动。在开展应急管理、交通规则、垃圾分类、餐饮消费等专项治理中,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培养规则意识,在法治轨道上提升法治素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素养和意识。

五、注重法治新媒体建设,争创法治文化传播优势

11.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综合运用“报、屏、网、端、微”等资源和平台,发挥融媒体优势,推动法治融媒体建设,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法治全媒体传播体系。创建一批法治文化传播品牌栏目、节目和工作室,确保时段和版面刊播法治文化作品。推动智慧普法,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推动“法律明白人网校”、法治江西等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跻身全国普法类平台前列。

12.强化新媒体普法人才培养。加强对新媒体普法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吸收一批具有深厚法学知识功底,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人才。重视引入优秀外部力量,引进通达社情民意、善于引导社会热点的新媒体宣传专家、团队,提升使用新媒体传播法治文化的水平。

六、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引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守正创新

13.开展法治文化理论研究。依托省内重点院校和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研讨,有效促进我省法学院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互动,为法学研究提供实践平台,为法治实践提供决策参考。发挥法治江西智库作用,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确定课题,组织法学专家、学者和实践人员深入探索,推出符合江西实际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强党领导下人民司法制度历史、规律的研究,加强苏区法治建设理论、实践成就的研究,推进具有江西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4.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研究江西历史文化中的优秀法律传统,传承中华法系的优良思想和理念。加强对江西历史名人、地域文化特色中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宣传,梳理历史遗迹展示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挖掘古色文化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根据时代精神加以传承运用,讲好“江西法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