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 规划计划

【砥砺奋进的五年】江西奏响文化惠民乐民安民新乐章

访问量:

    江西文化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五年来,江西文化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呈现了新面貌。

  艺术创作生产呈现新气象

  原创歌剧《回家》是近年来江西省打造艺术精品工程的一个缩影。在第七届海峡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评价《回家》:“孤客一生千里外,不知归期是何年。江西省歌舞剧院创作的民族歌剧《回家》在两岸上演多场……加深了两岸同胞的交流……为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拓展了两岸交流领域,丰富了交流内涵,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4年4月18日《回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五年来,江西省文化厅把艺术创作作为抓手,创作打磨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各级院团新创作剧目呈逐年递增趋势,创作增长量平均维持在40%以上,全省艺术创作氛围良好。与此同时,优秀剧目不断涌现:歌剧《回家》获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第十五届文华奖”参评剧目;话剧《生如夏花》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同时摘得两项金狮奖;畲歌剧《热血山哈》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银奖;赣剧《邯郸记》入选201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赣剧《斧头将军》入选全国基层戏曲院团会演剧目;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弋阳腔《芦花絮》、莲花县采茶剧团采茶戏《并蒂莲花》、赣县民俗歌舞演艺有限公司采茶小戏《上栋梁》入选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京剧现代戏《生死愿》、话剧《遥远的乡土》、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情景歌舞《为了可爱的中国》、赣剧现代戏《青山作证》等一批优秀剧目活跃在各大舞台上,为公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杜欢和杨俊因分别在《回家》《永远的歌谣》中的精彩演出,双双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江西艺术史上的一抹重彩。

 

2015年12月15日《遥远的乡土》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

  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江西省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路上不断前行。2014年开始,江西省在22个县(市、区)分两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试点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2015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了江西的试点工作,称江西“让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配套的《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2015—2020)》。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江西省财政每年出资1.2亿元,用于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其中1千万元专门用于购买省直院团演出。五年来,全省每年平均购买演出9000余场,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受群众好评,成为江西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一项惠民工程;每年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公益展演、赣鄱“群星奖”、“服务农民工”文化志愿行等1.2万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2015年江西省“百姓大舞台”全省优秀文艺节目汇演

  江西省创建了赣州、新余、九江3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九江市文化亲民“八个一”工程、吉安市农村文化“星火”工程等6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全省上等级馆由2011年第三次评估定级的104个增加到110个,其中一级馆由25个增加到37个,二级馆由40个增加到44个;新余市、萍乡市等地一批市、县重点文化设施相继竣工;2017年底,江西将建成符合“五个一”建设标准的乡、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000个,全省覆盖率达三分之一。

 

赣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多种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频现新亮点

  五年来,江西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重大成果。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举世瞩目,共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考古发掘工作囊括了2015年度考古领域所有奖项。“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期间“一票难求”,引发“海昏热”。“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自2016年10月起在江西省博物馆,以固定专题陈列的形式向公众长期开放,已吸引了40余万观众前去看展。

  

观众参观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

  以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为代表,江西省在文物保护方面硕果累累。2014—2016年,江西省国保单位由52家增加到128家;连续3年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数量排名全国前三;共编制700余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维修方案,获得专项保护资金近10亿元,保护利用工程作为样板和示范工程在全国推介。2017年,江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圆满收官,举办了“全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 ,并将编制《江西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精品图录》。

  

江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

  2015年《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台,明确了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推动了江西省非遗工作迈上法治化轨道。目前,江西有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等2个国家级生态保护实验区,占全国总数的1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0项、省级48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6名、省级478名;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20个。

  江西文化发展将有新气象

  2017年,江西省文化厅提出文化发展“652”工作目标,把其列入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652”文化发展目标任务即建设省级文化中心、省部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展示中心、省文创产品研发中心、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六个中心(集团)”;实施艺术精品、遗产保护、戏曲振兴、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五大工程”;打好文化小康、文化产业“两项攻坚战”。

  目前,“652”工作目标有序推进。斥资30亿元打造的省级文化中心项目(含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科技馆共25万平方米),预计2019年全面对外开放;省部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项目建设作出批示;引入市场力量,建设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展示中心,中心整合省赣剧院、省木偶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画院等单位,着力建设“文化大码头”,目前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省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已正式挂牌成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已正式印发《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大力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整合各个层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快建设“赣鄱文化云”,推动公共文化实现云服务。五大工程和两项攻坚战也在同步推进中。

  江西文化人正栉风沐雨,向着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砥砺奋进。而今草木蔓发,未来的江西文化春山可望!

(信息来源:江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