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城市管理局 > 规划计划

章贡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访问量: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深入推进改革创新,认真履行职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水平,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的建设为龙头,加强队伍建设,引领全局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政治建设和学习教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为载体,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4次,举办党的十九大集中轮训班8期,上党课19次,组织党务干部培训6期;积极宣传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局系统1人上榜2018年第二期章贡好人,1人评为“赣州市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1支部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年发展党员6人。 
  进一步深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责任体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照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认真剖析并及时整改到位,干部担当意识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组织举行换装仪式,换着全国统一执法制服,明确着装管理规定,出台纠察办法,严肃队容风纪;常态化组织现场执法模拟演练、军事体能训练、应急演练等活动。重点围绕行政处罚事权等内容,组织专项集中培训和测试,通过以测带学、以学促行的方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 
  强化阵地建设,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基础上,做好宣传工作,在市、区级媒体上稿80余篇,接受各级媒体采访40余人次,刊发各类简报、美篇90余期,编辑微信公众号19期,传播城管事业正能量、唱响城管工作好声音。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局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到挂点大码头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勇跃参与“烟头革命”、“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等活动,被区文明办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二)以改革创新为指引,探索“数字化管理”,推动城管体制进一步理顺。 
  深入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推动设立“城管办”、明确人员名称和配额和保障标准,统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程序,落实“重心下移”。4月1日起,章贡区城市管理新体制运行,将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部分城市管理事权、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移交(委托)各镇(街)行使。 
  多模式扩大市场化成果。在中心城区环卫清扫保洁PPP、市容环境辅助管理、“牛皮癣”清理整治等市场化运行基础上,企业增加装备投入,提高作业和辅助能力,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清扫服务水平。中心城区41.82万平方米清扫保洁面积先后移交并纳入市场化服务管理,市场化成效显著。逐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管理,根据委托协议加快推进章贡区城郊四镇及高新区环卫市场化服务项目落地。 
  建立“数字化城管”。推行工地扬尘监测、餐饮油烟监测、渣土车实时监管等智能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远程监控和语音呼叫设备,对全区范围内出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实行视频监管、远程语音规劝、短信提醒等功能;拓展完善区市容环境监管云平台功能,采集9279家沿街商铺信息,建立“门前三包”信息池,6981家实现短信提醒功能。利用“城管民声通道”微信小程序,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运用市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12319”城市管理专线派遣处置案件,年度共立案派遣134967件,结案97898件,结案率72.24%。 
  创新实施中心城区渣土运输公司化管理。严把准入标准,核准7家渣土运输公司并发证。加强公司化管理,要求所有报备车辆全部安装公司识别顶灯,规范车辆运输,安装GPS物联网追踪设备,按照审批的线路行进。 
  推动智能停车新模式。通过车载标签、公众号、移动扫码支付停车费的方式,摒弃了传统模式支付现金、找零、现金收费过程中跑、冒、滴、漏等弊端,采用电子发票系统,提升了工作效率,一人分管10个车位提升至40个车位,提升了车位周转率,为车主提供了更为省时、省力的停车服务。 
  (三)以突出问题为导向,推进联合执法,促进市容长效管理常态化。 
  宣传贯彻《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2018年3月,《条例》正式实施,通过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发动商家利用LED屏、印制《条例》1万份、宣传单5万份、扑克牌2万副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运用《条例》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300余件。结合《条例》贯彻实施,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一张网”数据归集公示,推进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江西赣州)”网站的运用。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宣传力度,组织系统142人参与扫黑除恶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30余次,制作并悬挂横幅、宣传栏、墙体宣传、电子显示屏16处,发放宣传单5000余张。深入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已梳理并报送涉黑涉恶线索8条,并建立涉黑涉恶线索管理台账。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联合镇(街)、交通等部门,开展卫府里周边马路市场专项整治,取得了“退市还路”的成果;开展贸易广场及龙都市场周边综合整治,有效预防消防安全隐患;开展站北区市容问题专项整治,确保了站北区市容整洁与交通秩序良好,取得了成效。 
  强化“两违”管理。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依托,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整治,并通过冻结不动产登记强化“两违”管理。全区年度共拆除违法违规建设2312处,29.25万平方米,(其中铁皮棚1301处19.34万平方米),强力震慑了偷建违建之风。 
  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整治。网格化巡查与问题导向整改结合,对辖区3288家餐饮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商用家用各类煤炉3825个,查封关停制煤厂1家,督促新增安装油烟净化设施3175家,安装率达96.5%;清理流动摊点、露天烧烤294处,立案查处餐饮油烟污染案件57件。 
  强化道理扬尘治理。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督,在入城主要道路设置检查站,对未遮盖密闭运输车辆和造成遗撒问题的车辆予以处罚。巡查、动态监管在建工地,确保施工工地雾炮开启、裸土覆盖,设施齐备。年度共路检散体物资运输车辆8761余台,处罚494起。巡查工地8990余次,处理路面污染问题1871起,处罚451起。 
  (四)以考核考评为手段,实行精细作业,环境卫生管理再上新水平。 
  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章贡环卫“属地为主、重心下移、全区统筹”,以街镇为主、区街联动、相互结合,三方联合交叉督查共同督促解决问题,专项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数字城管、社会广泛参与督办,绩效考核管理与经济收入相挂钩,督查通报与专项整改通知相结合,夜间巡查与白天督查相结合等“七大”方式。增加镇(街)考核权重,进一步发挥镇街对本辖区环卫作业部门的指挥棒作用。 
  调整作业模式,实行精细管理。调整作业重点区域,继续按“重点突破、兼顾全域”的作业模式,开始将作业区域继续扩大,采取全天候循环洒水作业、持续降尘抑尘作业、分路段冲洗人行道的方式,还市民干净整洁的步行环境。采购多功能抑尘车、低压冲洗车、道路养护车等防尘抑尘设备,实行“人机合作”模式。 
  开展“洗城行动”。采取科学调配的方式,在每天夜间对人行道积泥、积沙等问题较多的区域,调配大型低压水车,采取人工沿街清洗的方式,共出动8640人,1080车次,耗费10800吨水,对人行道积存的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洗,还路面本色。 
  率先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市首个试点小区章江花园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运行,当前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均达100%,分类准确率75%以上;第二批次市公务员小区、沙石镇火燃村试点已全面投入运行;2018年7月启动了城区十个背街小巷精品改造片垃圾分类试点扩面。同时常态化开展“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主题活动,共开展专题活动600余场,累计参与志愿者1万余人次。 
  试点“以克论净、路见本色”工作。在章江新区27条主次干道试点以来,每平米称重计量平均值为66克,灰尘重量降幅达23%。为摸索更全面的处置方法,我区自我加压,选取了红旗大道全线作为试点区域,实行撤桶进巷、撤桶增箱、撤桶进店,增设小型垃圾屋及果壳箱;发放小型垃圾桶,店家自行收集店内垃圾,作业单位摇铃定时定点收集清运。 
  (五)以民心民声为座标,推进工程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便民实用,实施“厕所革命”。完成年度提升改造公厕50座、新建12座、移交7座任务,利用科技进一步提升公厕的管理规划、保洁、维护、考核、公众服务等内容,建立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机制,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共享绿色资源,拆了围墙,绿了民心。2018年完成南外街道医学院路等88处15600余米的拆建工作;部分路段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在顺势推进。拆墙透绿增绿工作,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了拆墙透绿带来的实惠。 
  解决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为缓解城区停车难,通过建设停车场、增设停车位的办法,2018年完成施划泊位6409个,提前完成了年度5000个的任务,极大缓解了我区停车难的问题;稼轩路立体停车场、郁孤台立体停车场、区政中心立体停车场目前正在建设。 
  大力建设赣州市垃圾处理转运中心。项目一期大型垃圾转运站于2018年5月完成建设,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步运行,日转运生活垃圾600吨,项目设计转运规模为省内最大,站内设备先进环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做好中转站提升改造工作。针对官园里、绵江路、蓉江路、濂泉路异味噪音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积极整改,对中转站内部排水设施、棚顶、除臭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加强现场管理,严格做到消杀和冲洗。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派驻结对帮扶干部23人,通过用好政府扶贫资助+盘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挂点帮扶单位资助+社会爱心资助的形式,完成年脱贫任务。 
  做好群众信访答复工作。2018年,我局收到群众信访问题986件,已全面完成处理答复工作,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99%。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管理体制须进一步理顺。区城管行政执法仍由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委托执法,区级改革将执法权限进一步下放各街、镇,但效果不明显。我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均为事业编制,人员基数大,晋升渠道受限,发展空间狭小。 
  (二)齐抓共管机制尚未形成。各职能部门在突击综合整治后,各自为政,缺乏统揽机构来组织落实长效管理,形成治理后反弹的局面。基层政府管理城市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管理点多面广,尤其在现场、现行方面,往往出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垃圾终端处置滞后。市级承担各类垃圾的终端处置,但2018年我区大量产生的装修建筑垃圾处理困难。同时因为生猪退养、非洲猪瘟疫等问题,大量餐厨垃圾无法处理,只能通过转运焚烧,转运成本高,耗时耗力,且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行政执法保障偏弱。执法安全保障滞后,突遇阻碍执法、暴力抗法事件,一线执法人员自行取证难度大,难以有效应对。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乱摆摊点现象严重,执法中多采取柔性执法手段,管理较为宽松,与汉族居民摆摊占道的严格管理形成区别对待。 
  三、2019年工作思路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切实解决社会各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制度,把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过程。 
  (二)以“数字城管”为引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建立完善区数字城管指挥系统,融合区综治中心“天网”、“ 全球眼”视频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数字化实时技术监管,实现市容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精准处置。通过物联网建立建筑工地开挖、运输建筑渣土及垃圾管理系统,提高执法效率,有效控制渣土运输、垃圾处置中的违法行为。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定期组织街(镇)、单位召开协调会,共同探索对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治安防控加环境治理的新机制;继续以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建设餐饮油烟排放在线监控系统、严格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等为主抓手,力抓大气污染防治;结合《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深入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做好“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并建立完善企业、个人在城市管理领域的诚信体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数字化、常态化。 
  (四)抓重点项目建设不放松,抓民生工程实施不懈怠。继续推进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切实解决涉及广大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规划先行,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以小区为单位,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新增施划停车泊位,加强车辆停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