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市府发〔2023〕11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2023—203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现将《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11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2023—2035年)
目 录
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升级,在新的换乘方式与空间组织理念下,高铁站、机场及其周边地区不再是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而是整合交通服务、商业、商务、会展等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新型功能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充分利用赣州高铁空港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统筹考虑全市功能布局,系统性、整体性谋划新区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业态分布,与中心城区其他区域产业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总结经验、提供示范,特编制本规划。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4.77平方公里,远景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将范围扩至赣州黄金机场、空港物流园。本规划是指导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至2035年。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赣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通过吸引产业、人才集聚,带动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快速崛起。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于2016年12月28日成立赣州市高铁新区建设领导小组,核心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备更高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协同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为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市实现经济生产总值4523.63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10.0:40.3:49.7,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铁空港新区所在的赣州经开区工业营业收入1235.3亿元、增长16.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6亿元、同口径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亿元、增长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65.3亿元、增长10.16%,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增长37.2%,多项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市第一。
产业基础不断优化。赣州经开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企业120余家,实现营收26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汇聚相关企业266家,营收占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的46%,连续2年获评全省四星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营收477.85亿元、增长29%,总量列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唯一的江西省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区块链技术产业园被工信部评为“区块链十大经典案例”。新增入规工业企业55家,数量全市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6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数量均列全市第一;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100家,其中国家级7家。各类产业平台及创新创业资源加速集聚,为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枢纽功能全面增强。近年来,为保障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基础设施与赣州西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高铁站房、市政地面道路、轨道交通预留等工程建设。赣州西站日最高客流量已达1.92万人次,已建成通车昌赣、赣深2条高铁在此交汇,规划引入长赣、赣龙厦高铁,形成“十字型”高铁枢纽。赣州黄金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航空口岸实现同步临时开放,成为江西第二个国际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208万人次。周边迎宾高架、创业路高架、客家大道西延高架等3条快速路和7条城市主次干道,使高铁空港新区与赣州经开区主城区、赣州蓉江新区、南康区实现了互联互通,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已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已建成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及卫生健康服务室26处,改扩建镇卫生院1处,学校、农贸市场、变电站、消防站等基本配套短板不断补齐。同时,围绕服务保障民生和做旺人气,引进了国际会展中心、高层地标、酒店、综合商务、购物中心、住宅等“六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站项目,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第二节 机遇挑战
重要机遇。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深赣对口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核心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纵深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为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主要挑战。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缺少系统规划,导致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难以落地;部分项目进展滞后,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难以形成。二是综合性交通枢纽优势发挥不够。到站客流以中转为主,人流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主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大项目、头部企业少,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宜居环境条件尚不具备。目前常住人口约3.6万人,主要以辖区原住居民为主,距离市中心城区超过15公里,学校、医院、大型商超、文化体育等配套亟待完善。四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高铁空港新区划转赣州经开区建设管理后,缺乏政策机制和顶层设计,项目建设、资产经营、社会事务管理分离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动产业成链成群,探究未来型、潜力型发展新领域,增强临空科创策源能力,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高品质服务供给,建立起职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成为支撑赣州高铁空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节 发展意义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交流合作、协同发展,有利于赣州高铁空港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平建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构筑“一带一路”新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赣对口合作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高度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现代会展之城、快捷流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总体定位,加快构建会展经济、空铁物流等差异化、组团式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将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建设成为智慧高端、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优化布局,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大型交通枢纽引领带动作用,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发展定位等,甄选出发展基础条件优越、城市特色鲜明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避免与中心城区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等区域存在产业趋同、同质竞争等问题,推动产业关联配套,协同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高铁空港新区。
创新驱动,高端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企业主体,吸引高端人才,营造高质环境,带动区域产业能级整体提升。
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发展目标,主动对接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深化与深圳、广州和佛山等高铁沿线城市合作,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共赢发展。
环保节约,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实行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促进产业生态化、低碳化、高技术化,加快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水平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现代会展之城。利用高铁、航空口岸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会展产业生态圈,形成“以产兴会、以会促产、产会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打造覆盖全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性会展新城。
快捷流通之城。借助赣州国际陆港辐射带动作用,依托赣州西站和赣州黄金机场两大交通枢纽核心载体,以空港产业园、高铁货运产业园、保税物流园等三部分功能区域为基础,构建集高铁货运、航空口岸国际物流于一体的陆空“双通道”,建设“铁、陆、空、区”三港一区联合的国际物流集散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中转基地和集散中心。
创新创业之城。抢抓深赣对口合作战略机遇,以共建“飞地”产业园区为契机,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充分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活力与创业热情,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环境为支撑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高铁空港新区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活力之城。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枢纽能力与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会展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空铁物流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争取发展成为江西、赣州对外开放的新名片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国际会展中心和站前商务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建设,高端酒店、高端写字楼、大型商超、教育和文化等公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产业链和发展平台逐步完善。构建以会展经济、空铁物流、新兴服务业等3个产业组团为支柱、引进培育相关产业链的“3+N”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平台”双驱联动,打造高质量产业协作新引擎。
创新能力、宜居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市增速,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创新能力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就业环境逐步改善,常住人口达14万,宜居宜业水平稳步提升。
到2035年,赣州高铁空港新区的功能全面提升完善,对周边地区形成强烈的带动效应,实现与中心城区其他区域的联动发展,经济收入总量再上新台阶,“一核三组团”的产业体系完全建成,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最终建成产业支撑强劲、公共服务完善、城市人口集聚、自然生态良好的现代活力新区。
附图1: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核心区规划及远景规划范围
第三章 营造空、铁、城一体化空间新格局
按照空、铁、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坚持以生态为网络,以组团开发为支撑,营造空、铁、城一体化的空间新格局,打造创新驱动的智慧枢纽、活力新城、宜居新区。
附图2: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一核三组团”布局示意图
第一节 总体空间结构
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划分,按照点面结合原则,引导产业和人口聚集,形成“一核三组团”总体空间结构,打造基础设施高度联通、高端业态集聚、空铁城一体化的活力新区。
其中,“一核”为空铁枢纽核心,“三组团”分别为会展经济组团、空铁物流组团和新兴服务业创新创业组团。
第二节 功能板块布局
空铁枢纽核心。加强赣州西站与赣州黄金机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综合客运枢纽、快速公交的无缝化衔接,做好枢纽站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统筹规划建设换乘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功能空间,打造综合型立体交通枢纽,为区域产业发展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会展经济组团。依托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区位交通优势,高标准建设集会展、综合商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商务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会展、工业会展、农业会展、文化会展。
空铁物流组团。立足赣州国家物流枢纽功能联动区功能定位,加快空铁物流园区建设,将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打造成为多式联运枢纽,与赣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合作有序的国家物流枢纽“双轮驱动”格局。
新兴服务业创新创业组团。借助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毗邻深赣合作共建“飞地”产业园优势,培育扶持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吸引国内知名孵化器、创新创业人才在新区集聚,鼓励新兴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基本形成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活跃地区。
以会展擎动城市能级提升,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探索推进数字会展和绿色会展,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将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竞争力的会展新城,为赣州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会展名城贡献力量。
第一节 塑造会展业新格局
建成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按照国际一流会展标准,加快建成赣州国际会展中心,并预留提升扩展空间,打造有影响力、知名度较高的赣州城市会客厅。充分发挥“展会一体”重大平台优势,推动场馆低碳化、智慧化升级,引培高能级、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活动。完善星级酒店、商业邻里中心等会展场馆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美食餐饮、文化体验等方面服务,建设以会展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商务为特色的城市功能复合型会展集聚区。
搭建会展业高能级创新平台。搭建会展创新策源平台,以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为龙头,积极引导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等会展服务企业,以及餐饮、住宿、金融、旅游、交通、物流等会展配套服务企业链条式发展,推动完善会展产业链供应体系,打造集会展项目、会展服务、项目孵化以及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产业集群。联合培育会展人才,支持与本地职业院校加强会展人才联合培养,为会展业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第二节 培育会展业新动能
培育壮大会展主体。培育一批理念先进、发展多元的龙头会展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会展产业,支持有实力的会展企业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对接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知名会展企业落户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支持会展机构、品牌展会项目通过UFI、ICCA等国际会展行业协会组织认证。
推进会展品牌发展。深入对接“1+5+N”产业集群,持续开展“会展+产业”活动,吸引各类品牌展会到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举办,积极培育钨和稀土新材料、现代家具、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展会,加快“会展+旅游”“会展+商贸”“会展+农业”“会展+美食”等会展新经济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会展品牌。
第三节 构建会展业新生态
营造会展特色消费场景。围绕商务商贸、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等需求,打造商务餐厅、品位咖啡、精品集市等特色空间。营造时尚科技新场景,围绕时尚品鉴、智慧体验、文化创意等需求,布局无接触式移动便利店、特色快闪店等智慧设施,开展“室内+室外”的体验式、沉浸式会展活动。营造会展旅游消费场景,加强与旅游景区(点)、城市公园、绿道的合作,打造沉浸购物、时尚秀展等业态。
打造会展业新业态。深入挖掘地域产品优势,融入赣州文化、民俗等元素,推动传统会展项目数字化发展,探索建立会展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智慧会展。将会展产业按照展会主题或产业领域进行分类,以会展产业链串联产业功能区联合发展,搭建与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和区域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端商务服务主题集聚。
专栏1 会展经济重点项目 |
(一)赣州国际会展中心 到2025年完成赣州国际会展中心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中国稀土产业博览会、世界钨都博览会、国际客家风情博览会等重点品牌会展,积极举办或开发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宋城诗词大会等节会活动,促进“会展+旅游”“会展+商贸”“会展+农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塑造会展服务品牌。 (二)高铁空港新区星级酒店 到2025年完成高铁空港新区星级酒店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酒店、公寓、会议厅和宴会厅。 (三)高铁西站站前商务中心 2030年前完成“城市之门”(即:历史之门、现代之门、未来之门),打造高铁空港新区标志性建筑群,以会展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生态走廊。 (四)赣州航空服务中心 到2025年完成赣州航空服务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包括酒店、会议厅,规划用地约11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 |
探索发展空铁联运、公铁联运等新模式,加快构建多式联运新格局,以空港产业园、高铁货运产业园等功能区域为基础,构建集高铁货运、航空口岸国际物流于一体的陆空“双通道”,打造“铁、陆、空、区”三港一区联合的国际物流集散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中转基地和集散中心。
附图3:空铁物流组团空间布局图
第一节 优化完善物流空间布局
强化物流枢纽建设。依托现有赣州西站和赣州黄金机场及高速公路、国道形成的铁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物流通道建设,加快物流枢纽布局,探索“高铁+航空”空铁联运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应急物流等新业态,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打造集“铁、陆、空”于一体的物流集散中心。强化与赣州国际陆港、传化物流、京东物流、万吉物流等综合物流园区、周边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链接,构建区域内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内畅外联的综合物流网络枢纽。
加强运输体系建设。完善赣州黄金机场航空口岸配套设施,拓展赣州黄金机场航空货运功能,加快赣州国际高铁空港产业园建设。依托高铁、航空枢纽,发展高品质物流。推动赣州高铁货运产业园建设,积极探索高铁快运的货运发展模式,打造高品质的配送、仓储、冷链、流通加工、贸易展示环节。加大对公铁、陆空等运输方式的转运场站和“不落地”装卸设施等的投入,推进高等级公路与空港物流站场的衔接,提高货物衔接能力,加快形成公铁空多式联运体系。
第二节 扩大物流对外开放水平
空港物流。加快建设黄金机场三期、国际航空口岸和空港物流中心等工程,推动国际国内货站和国际邮件监管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培育保税加工、食品冷链、电子信息等临港产业。开通赣州至港澳台、东南亚及其他国际航线,发展进出口货物空空联程运输,建成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拓展货运集拼,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中转基地和集散中心。探索发展“高铁货运动车组+航空货机”的空铁国际国内联运模式。
高铁物流。依托赣州西动车运用所和赣州西高铁站,高质量建设高铁货运产业园,争取列入全国高铁物流基地网络布局规划。在快件、特色农产品、生鲜、电子信息等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打通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快速“双向流动”。融合高铁快运与快递业务发展,创新“空高联运”新模式,打造集商贸交易、高端制造、流通加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物流金融、综合服务和公路港等为一体的高铁物流生态圈,形成辐射赣南及中部地区并联动全国快递业务的高铁快运分拨中心。探索发展空铁联运、公铁联运等新模式,加快构建多式联运新格局。
第三节 增强物流服务新能级
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货、车、场等物流要素数字化。建设并推广应用空港物流信息平台,探索与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及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智慧物流应用场景,实现空港物流运输各环节全程追溯、在线调度管理、智能库存监控。推动发展网络货运物流云平台,打造货主、承运商、司机三方的闭环生态链。
拓展国际物流网络。完善航空口岸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国际转运、国内外集货配送、国际拆拼箱、保税仓储、跨境电商仓储等业态,实现业务协同和向腹地区域辐射延伸。
打造特色物流服务。依托数字化、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围绕冷链生鲜、高端制造、电商零售等时效性较强货物,打造一批特色空港物流服务,争取珠三角主要城市“半日达”、国内主要城市“一日达”。
专栏2 高铁空港物流产业重点项目 |
(一)赣州国际高铁空港产业园 到2024年完成赣州国际高铁空港产业园项目建设,包括智能冷链仓库、恒温仓库、分拣仓库、普通仓库和配套办公用房约1.39万平方米,项目用地面积286.05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二)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到2025年完成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建设,主要建设包括3栋标准厂房及土建工程,水、电、气及其他配套调配等安装工程,以及综合管网、道路及硬质铺装等室外工程,B—11地块配套宿舍用地面积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三)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东环产业园 到2025年完成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东环产业园,项目分两个地块,其中A—2—3地块规划用地面积约98.7亩,总建筑面积约5.56万平方米;A—3—3地块规划用地面积约52.05亩,总建筑面积约3.16万平方米,并配套值班室、室外道路、停车场、绿化、管线等设施工程。 (四)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振兴科技园 到2025年完成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振兴科技园,地块一用地面积约114亩,建设约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6栋厂房;地块二用地面积约100亩,规划建设4栋厂房,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 |
紧抓深赣对口合作和共建“飞地”产业园区重大机遇,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发展研发创意、人才集聚、应用平台等新兴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提升新兴服务业供给能力与品质。
第一节 实施研发创意工程
积极推进研发设计服务。大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紧贴深赣合作共建“飞地”产业园功能,以“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为导向,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加大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力度,逐步构建“生产在‘飞地’、研发在新区”的创新创业新业态。强化工业设计引领作用,围绕“1+5+N”产业体系,科学布局和创建专业特色工业设计中心,推动建立一体化的工业设计配套服务体系。
培育扶持科技创新服务。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服务,构建以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和科技鉴证等科技服务业,主动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动。
提升设计协同网络化水平。探索建设线上线下开放性共享平台,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定制化设计等新型服务模式。推广网络化协同服务设计,增强信息化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提供面向细分行业的研发设计、系统优化、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云制造服务。鼓励工业设计企业和机构联合建立网上设计平台,开展设计协作。加强大数据、物联网、VR、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动漫设计、影视制作等数字文化创意创作生产领域的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
第二节 推进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工程
着力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大力集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实施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利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有利条件,制定“人才需求”和“需求人才”两张清单,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深赣合作共建“飞地”产业园为载体,与深圳知名投资公司共建湾区人才服务站,吸引湾区人才企业家考察项目、签订协议。通过“双聘制”“周末工程师”等方式,柔性引进湾区高水平人才,促进老区湾区人才互联互通。做靓新区人才工作品牌,完善开放包容、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系统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最优环境。
多层次培育新兴领域人才。支持有实力的骨干企业与新区职业学校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完善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加快培养集聚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型人才队伍。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探索海内外专家柔性引进机制,创建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集聚区。打造专业化“双创”孵化载体,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高品质建设人才社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第三节 完善创新平台载体工程
鼓励探索“楼宇+N”多元发展。依托高品质商务楼宇,建设商务办公区、信息服务与后台基地,积极发展商务服务、法律咨询、会展策划、广告设计、休闲娱乐、技术孵化和信息交流等业态,重点引入品牌专卖店、特色餐饮业、影剧院等生活性商贸设施项目,满足周边企业和民众对多层次消费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以“创新、开放”为方向,加强产业协作与融合,积极发展创意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提升服务业发展活力与能级,重点打造赣州国际会展中心、高铁西站站前商务中心等一批标准性建筑,围绕全市及深赣对口合作和共建“飞地”产业园区重点产业,以融合化、品牌化、智慧化为路径,大力实施“名企、名展、名馆”计划,招引区域内外商务服务龙头企业入驻,着力打造赣粤闽湘四省区域性服务业新业态集聚地和活力增长极。
推动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在承载力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汇聚各类功能性平台,创新平台经济发展业态。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专业服务平台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惠及面广的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技术领域,依托赣州市本地高校的科研实力和设施资源,借助湾区人力资源,建立一批集聚孵化、研发、测试、工程化、技术交易等环节的科创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及应用推广。
专栏3 新兴服务业重点项目 |
(一)跨境电商产业园 项目位于高铁空港新区(综保区)B—10地块,占地面积约356亩,建筑面积65.6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跨境电商保税加工中心。 (二)商业综合体 项目位于FG06—25地块,占地面积约32亩,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活性商贸服务设施等。 (三)创新创业孵化园 项目位于西站站前商务中心,占地面积约232亩,建设面积46.56万平方米,主要以服务赣州及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广大青年实现创业梦想的服务平台;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专业服务为重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念的18—45岁青年在园区内实践创业计划,并同时探索创新创业孵化器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
第七章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体系
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资源,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打造高质量的高铁空港新区配套服务设施体系。
第一节 打造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以赣州西站为核心,统筹推进高速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规划建设。加密高铁通道,开工建设长赣铁路,加快赣龙厦高铁前期研究;强化陆空高效衔接,拓展航线网络,壮大运力规模,实施黄金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加强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加快建设飞翔大道、创业大道,增加新区对外连接通道,优化区域内交通微循环体系,促进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引导周边区域人口向新区集聚,着力提升高铁空港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水平。
优化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区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5G网络部署和基站建设,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大力推进智慧楼宇、智慧商圈建设,带动各类智慧应用产业在新区集聚发展。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功能。合理布局220千伏输配电主干网架建设工作,满足大规模电力交换、电力供应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提高用水保障能力,完善新区燃气管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等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市政管线集中铺设。
专栏4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
(一)铁路工程 到2028年建成长赣铁路(赣州段)。 (二)航空工程 适时开工建设赣州黄金机场T1航站楼二期改造工程,到2030年建成黄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三)城市道路交通工程 到2024年完成滨江南路(华坚南路—黄金大道)、滨江大道(凤岗大道—黄金大道)、朝阳路(客家大道西延—凤岗大道)、虎笑岭路(客家大道西延—凤岗大道)、龙岗路(凤岗大道—虎笑岭路)、新山路、陈边路、中排路、岗孜路、新塘路、鹅壳孜路、 蓉江七路、橘园路、何屋路、黄竹堆路、槽下路、鸡公岭路、大岭下路、塘屋路、石泉路、长塘南路、长塘北路、虎笑岭路、石子坑路、莲塘路、路塘路、山孜下路、芋子坑路、卷坑路(飞翔大道—朝阳路)等道路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到2026年完成振兴大道(凤岗路—创业大道)、凤鸣路(凤岗路—丰瑞路)、横江大道(凤岗路—东环路)、燕子窝路、狮孜路等道路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到2030年前完成洋坑路、滨江大道(振兴大道—迎宾大道)等其它支网道路。 (四)停车设施工程 到2024年完成FGO8—39—01、FG06—05—04、FG05—04—03、FG06—34—01等地块智慧停车场重点项目建设,新建停车位800个,充电桩160个。 (五)城市轨道交通 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起于黄金机场,止于赣县北,线路长度约34.6公里)前期研究,条件成熟后启动项目建设。 |
第二节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品质
建设绿色康养之地。以绿色生态办公区(EOD)为导向,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新区生态禀赋和自然基底,打造高端居住社区和绿色康养社区。加快重大农旅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农耕民俗文化体验、康体运动等农旅业态,探索开发“市民农园”“城郊定制化农田”“农耕文化产业园”等多元化乡村农旅品牌。
打造创业宜居之地。扎实推进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打造市级优质教育教学服务。鼓励引进省、市内高端教育资源,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品牌,赣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将由赣州中学托管,命名为“赣州中学高铁空港新区分校”。开展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加快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吸引大湾区高层次精英人群到高铁空港新区创业居住。积极优化商贸服务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集成综合商超、品牌特色商店的商贸综合体,积极引进时尚消费、定制消费和体验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引导地方消费潮流风向标,满足高端人才消费体验需求。
专栏5 社会民生重点项目 |
(一)教育设施 到2024年完成振兴小学、路塘幼儿园、凤岗之星和绿地二期公办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26年完成横岭小学、龙岗路小学2所新建小学重点项目建设;到2028年完成路塘小学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高铁空港新区职教园区建设,预计建设2所职业技工学校,按照6000人规模学校办学,规划用地面积约285亩,总建筑面积18.79万平方米,到2028年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公园体系设施 加快推进区域内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欧潭农耕文化产业园、朝阳公园、金税公园和中轴公园4座公园重点项目建设,到2030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住房保障设施 到2025年完成高铁空港新区金西棚户区改造项目、高铁空港新区金塘棚户区改造项目和二糖厂棚改安置房项目3处棚改及安置房重点项目建设,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到2025年完成启航佳苑小区项目(C—5地块)、竹苑小区(B—12—2、3地块)、保税佳苑小区(一期)(B—8—6地块)和保税佳苑小区(二期)(B—8—6地块)4处保障性租赁房重点项目建设,为区域发展人才引进提供住房保障。 |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设立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建设产业发展专项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单位协同工作,市属国企在遵循市场化原则基础上量力而行参与,共同研究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共同推进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产业发展。加大赣州高铁空港新区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提升区域形象和影响力。加强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加快重点地块土地收储和整备。建立考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机制,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考核评估体系;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并对规划进行修订调整。
第二节 创新投资运营机制
创新运营模式和收益分享机制,科学制定高铁空港新区产业项目准入门槛,明确重点引进的产业类型和经济产出指标,建立市、区联动的招商机制。探索片区开发建设运营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只租不售、周转使用”的原则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开发商投资建设、经营人才公寓,满足高铁空港新区引进人才的居住需要;探索与深圳共建“科创飞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新区转化应用;布局市级优质、高端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探索“新区建设+市级运营”的新机制,提升新区品质。
第三节 强化用地保障措施
整合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集约能力和扩大土地储备,进一步扩大承载能力。为入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对符合发展要求的外来投资新建项目,优先保障用地计划指标。在新区进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划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企业各类经济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
完善产业用地政策。依据高铁空港新区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产业用地政策,依法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合理的项目用地,优先保障会展经济和空铁物流的产业发展用地,科学配置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用地,提高用地综合效益,促进新区产业聚集发展。
第四节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主动对接国家、省、市有关政策与战略,精心组织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范围的重大项目,争取获得更多国家和省级资金扶持。积极实施区域性财税支持政策,争取通过发行企业债等方式筹措项目资金,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奖补,积极兑现奖补资金,明确申报和兑现流程,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附件:赣州高铁空港新区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总投资 (亿元) |
计划建设 年限 |
备注 |
共60个项目,总投资507.34亿元。其中:会展经济项目6个,总投资72.40亿元;空铁物流项目7个,总投资40.5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总投资310.32亿元;社会民生项目23个,总投资84.12亿元。 |
||||||
一、会展经济项目6个,总投资72.40亿元。 |
||||||
1 |
会展经济 |
赣州国际会展 中心 |
项目近期规划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由5个展厅体块组成,设有双层共计10个展厅,展厅面积约9万平方米;远期将预留二期拓展空间。 |
20.00 |
2019—2025年 |
|
2 |
会展经济 |
高铁空港新区 星级酒店 |
项目用地面积约51亩,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酒店、公寓、会议厅和宴会厅。 |
7.00 |
2019—2025年 |
|
3 |
会展经济 |
赣州航空服务 中心 |
项目用地面积约11亩,建筑面积0.9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酒店、会议厅等。 |
1.00 |
2023—2025年 |
|
4 |
会展经济 |
高铁西站商业 综合体 |
项目用地面积约27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位于赣州西站站前广场。 |
3.20 |
2023—2025年 |
|
5 |
会展经济 |
高铁西站邻里 中心 |
项目用地面积约16.5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 |
1.20 |
2023—2025年 |
|
6 |
会展经济 |
高铁西站站前 商务中心 |
打造高铁空港新区标志性建筑群(“历史之门”“现代之门”“未来之门”),以会展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生态走廊。 |
40.00 |
2024—2030年 |
|
二、空铁物流项目7个,总投资40.50亿元。 |
||||||
1 |
空铁物流 |
赣州国际高铁空港产业园 |
项目用地面积286.05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
7.50 |
2022—2024年 |
|
2 |
空铁物流 |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振兴科技园(一期) |
项目位于赣州综保区B—2地块内,用地面积约114亩,建设约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6栋厂房。 |
3.60 |
2022—2024年 |
|
3 |
空铁物流 |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振兴科技园(二期) |
项目位于岗边大道北侧、西田大道西侧,用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4栋厂房。 |
4.00 |
2023—2025年 |
|
4 |
空铁物流 |
赣州空港新区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主要建设包括3栋标准厂房(面积12.38万平方米)及土建工程,水、电、气及其他配套调配等安装工程,以及综合管网、道路及硬质铺装等室外工程,B—11地块配套宿舍用地面积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
13.20 |
2023—2025年 |
|
5 |
空铁物流 |
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东环产业园 项目 |
项目分两个地块,其中A—2—3地块规划用地面积约98.7亩,总建筑面积约5.56万平方米;A—3—3地块规划用地面积约52.05亩,总建筑面积约3.16万平方米,并配套值班室、室外道路、停车场、绿化、管线等设施工程。 |
2.30 |
2023—2025年 |
|
6 |
空铁物流 |
铜铝产业园XC102—12—01地块 |
项目位于素边路南侧、尚武路东侧,用地面积约15亩。 |
1.20 |
2024—2026年 |
|
7 |
空铁物流 |
铜铝产业园XC102—01—06地块二 |
项目位于岗边大道北侧、西田大道西侧,用地面积约100亩。 |
8.70 |
2024—2026年 |
|
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总投资310.32亿元。 |
||||||
1 |
基础设施建设 |
西站周边市政 道路 |
共8条道路,总长10.02公里。 |
9.50 |
已建成 |
|
2 |
基础设施建设 |
赣州西站站房 |
项目总建筑面积9.16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4.99万平方米,站台雨蓬面积1.22万平方米等。 |
8.30 |
已建成 |
|
3 |
基础设施建设 |
赣州西站地下预留地铁工程(一期) |
赣州西站地下出站层,广场地面层,站台层和高架层及夹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留地铁1号线和2号线在站房下方设站,与站房形成一站式立体换乘。 |
4.00 |
已建成 |
|
4 |
基础设施建设 |
赣州西站东广场及出租车蓄车场 |
总建筑面积为15.4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东广场地下综合开发以及地上部分的地下室出入口、公共交通管理用房和出租车蓄车场等。 |
12.00 |
已建成 |
|
5 |
基础设施建设 |
会展中心周边 道路 |
共11条道路,总长6.6公里。 |
5.20 |
已建成 |
|
6 |
基础设施建设 |
客家大道西延 高架路 |
主路全长约4.80公里,辅路全长约5.36公里,隧道长约160米。 |
15.32 |
已建成 |
|
7 |
基础设施建设 |
创业路高架及西站落客高架 |
建设高架道路、地面道路、匝道等,道路全长约6.75公里,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西站落客高架包含高架平台、地面辅路、匝道等,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
25.00 |
已建成 |
|
8 |
基础设施建设 |
复兴大道(振兴大道—飞翔大道) |
道路全长约2005.1米,宽32米,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2×13米简支预应力空心板桥)、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管线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 |
1.70 |
已建成 |
|
9 |
基础设施建设 |
金岭西路西延 |
线路长1.5公里,宽40米,为城市主干路。 |
0.68 |
已建成 |
|
10 |
基础设施建设 |
长赣铁路 (赣州段) |
线路全长约421公里,其中赣州境内线路长约7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
145.00 |
2023—2028年 |
|
11 |
基础设施建设 |
高铁空港新区 智慧停车场 |
项目位于高铁空港新区FGO8—39—01、FC06—05—04、FG05—04—03、FG06—34—01等地块生态停车场重点项目建设,新建停车位800个,充电桩160个。 |
0.75 |
2023—2024年 |
|
12 |
基础设施建设 |
赣州西综合客运枢纽 |
按照一级站标准建设,用地约4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客运大楼、游客集散中心、立体停车场、车辆维修区等。 |
2.00 |
2023—2025年 |
|
13 |
基础设施建设 |
赣州黄金机场T1航站楼二期改造工程 |
改造现有T1航站楼1.05万平方米,在T1航站楼西侧新建面积0.19万平方米,改造后T1航站楼为国际航站楼,总面积1.24万平方米。 |
2.51 |
待定 |
|
14 |
基础设施建设 |
赣州黄金机场 三期改扩建 |
新建T3航站楼,新建16—20机位的停机坪,新建一条3300—3400米跑道,达到4E级国际机场标准。 |
60.00 |
2026—2030年 |
|
15 |
基础设施建设 |
朝阳路(客家大道西延至凤岗大道) |
线路长约3公里,宽40米。 |
1.10 |
2020—2024年 |
|
16 |
基础设施建设 |
虎笑岭路(客家大道西延至凤岗大道) |
线路长约1公里,宽32米。 |
1.04 |
2021—2024年 |
|
17 |
基础设施建设 |
龙岗路(凤岗大道至虎笑岭路) |
线路长882米,宽40米。 |
0.95 |
2021—2024年 |
|
18 |
基础设施建设 |
新山路等6条 市政道路工程 |
项目共6条道路,总长约3.2公里(新山路长约1.2公里,宽18米;陈边路长152米,宽18米;中排路长395米,宽18米;岗孜路长210米,宽32米;新塘路长815米,宽18米;鹅壳孜路长400米,宽18米)。 |
2.12 |
2021—2024年 |
|
19 |
基础设施建设 |
滨江南路(华坚南路—黄金大道) |
线路长约3.95公里,宽30米。 |
1.00 |
2022—2024年 |
|
20 |
基础设施建设 |
滨江大道(凤岗大道—黄金大道) |
线路长约1.35公里,宽32米。 |
1.60 |
2022—2024年 |
|
21 |
基础设施建设 |
振兴大道(凤岗路—创业大道) |
线路长约1.42公里,宽40米。 |
0.70 |
2023—2025年 |
|
22 |
基础设施建设 |
高铁空港新区 支路网 |
共约40条道路(橘园路、何屋路、黄竹堆路、槽下路、鸡公岭路、大岭下路、塘屋路、石泉路、洋坑路、长塘南路、长塘北路、虎笑岭路等),长约25公里。 |
7.50 |
2023—2030年 |
|
23 |
基础设施建设 |
凤鸣路(凤岗路—丰瑞路) |
线路长约809.5米,宽18米。 |
0.55 |
2024—2025年 |
|
24 |
基础设施建设 |
横江大道(凤岗路—东环路) |
线路长约1.8公里,宽40米。 |
1.80 |
2024—2026年 |
|
四、社会民生项目23个,总投资84.12亿元。 |
||||||
1 |
社会民生 |
赣州中学高铁空港新区分校 |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0.95万平方米。 |
1.30 |
已建成 |
|
2 |
社会民生 |
赣州市振兴小学 |
项目位于凤岗大道南侧,金税大道西侧,用地面积约41.12亩,总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30个教学班。 |
1.10 |
2022—2024年 |
|
3 |
社会民生 |
路塘幼儿园 |
项目位于莲塘路南侧,狮孜路西侧,总建筑面积约5801.02平方米,15个班,可容纳450名幼儿入园。 |
0.30 |
2022—2024年 |
|
4 |
社会民生 |
凤岗之星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 |
项目位于飞翔大道凤岗之星小区,占地面积约2.72亩,总建筑面积2337平方米,规划新增3个托育班。 |
0.01 |
2023—2024年 |
|
5 |
社会民生 |
绿地二期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 |
项目位于迎龙路绿地小区,占地面积约1.48亩,总建筑面积2687平方米,规划新增3个托育班。 |
0.01 |
2023—2024年 |
|
6 |
社会民生 |
龙岗路小学 |
项目位于龙岗路北侧、新塘路西侧,用地面积约40亩,按24班规模新建。 |
1.20 |
2024—2026年 |
|
7 |
社会民生 |
路塘小学新建 项目 |
项目位于莲塘路南侧、蟠龙路东侧,用地面积约43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按42班规模新建。 |
1.30 |
2024—2028年 |
|
8 |
社会民生 |
高铁空港新区职 教园 |
建设2所职业技工学校,按照6000人规模学校办学,规划用地面积约285亩,总建筑面积18.79万平方米。 |
8.50 |
2024—2028年 |
|
9 |
社会民生 |
横岭小学新建 项目 |
项目位于105国道南侧,大岭下路东侧,用地面积约33亩,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 |
1.00 |
2025—2026年 |
|
10 |
社会民生 |
高铁空港新区金西棚户区改造 |
项目位于保税大道以西,洋坑路以南,用地面积约66.8亩,总建筑面积12.37万平方米。 |
4.20 |
2023—2025年 |
|
11 |
社会民生 |
高铁空港新区金塘棚户区改造 |
项目位于保税大道以西,新时代大道以南,用地面积约90亩,总建筑面积约17.66万平方米。 |
6.10 |
2023—2025年 |
|
12 |
社会民生 |
二糖厂棚改安置房 |
项目位于欧潭路北侧、潘韵路西侧,用地面积约19亩,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 |
2.20 |
2023—2025年 |
|
13 |
社会民生 |
赣州市2019年中心城区公租房建设项目 |
项目位于客家大道西延以北,保税大道以东,集中建设公租房2516套,建筑面积约21.3万平方米(含配套地下室、小区商业及物业等配套设施6.4万平方米)。 |
10.40 |
2021—2023年 |
|
14 |
社会民生 |
凤岗嘉苑住宅 小区 |
建筑面积约43.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1个社区中心,1个幼儿园,1个社会停车场,1个农贸市场,公园绿地面积约11.7万平方米。 |
12.70 |
2020—2025年 |
|
15 |
社会民生 |
启航佳苑小区(C—5地块) |
项目位于振兴大道南侧,凤岗路西侧,建筑面积6.72万平方米。 |
2.80 |
2023—2025年 |
|
16 |
社会民生 |
竹苑小区(B—12—2、3地块) |
项目位于岗边大道北侧、松山路西侧,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
3.00 |
2023—2025年 |
|
17 |
社会民生 |
保税佳苑小区(一期)(B—8—6地块) |
项目位于岗边大道北侧、蟠龙路西侧,用地面积约48.8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
3.50 |
2023—2025年 |
|
18 |
社会民生 |
保税佳苑小区(二期)(B—8—6地块) |
项目位于岗边大道北侧、蟠龙路西侧,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
1.00 |
2023—2025年 |
|
19 |
社会民生 |
欧潭农耕文化 产业园 |
以休闲观光、农事科普、餐饮、农林果蔬及畜产品展示及销售于一体的农耕文化产业园,建设农耕文化及农事科普展示厅、农产品交易展示中心、餐饮接待服务中心、水上垂钓基地、自助野炊基地等。 |
7.50 |
2024—2026年 |
|
20 |
社会民生 |
朝阳公园 |
项目用地面积约1104亩,建设城市级生态文化廊道,完善小型聚会广场、绿化景观、连续游步道等设施。 |
6.70 |
2025—2027年 |
|
21 |
社会民生 |
金税公园 |
项目位于平安大道以南,振兴大道以西,规划用地面积约275亩。 |
1.80 |
2028—2030年 |
|
22 |
社会民生 |
中轴公园 |
项目位于贡水路以南,章水路以北。 |
0.30 |
2028—2030年 |
|
23 |
社会民生 |
章江及上犹江护岸、公园工程 |
章江左岸及支流上犹江左、右岸,河道治理;打造开放共享的滨江开放空间,建设运动主题公园。 |
7.20 |
2023—202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