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一寸雀替,承托了中国万家柱梁,一排青瓦,连成了世界的中国屋檐,中国建筑的古韵之美,画卷舒展,似乌瓦白墙,烟雨氤氲江南。
其中,古亭,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挥毫之地,或是王羲之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亦或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天一色,湖心一亭,这种文学意象和建筑实体的结合,赣州通天岩处,也有“沉香亭北倚阑干”的雍容美好,兰亭之雅,内含的文化,客官又知道多少呢?
大山门
在赣州,有一座冲天而冠的宏大牌坊,坐落于通天岩的大山门处,这并不是广为人知的“贞洁”牌坊,它的意义,仅为标志分隔之用。
用途
除此之外,牌坊的用途,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
二是贞节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如云南楚雄黑井镇的节孝总坊。
还有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
形式
冲天式
在其形式上分,有为“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
不出头
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
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而通天岩大山门牌坊,就为不出头式三间四柱类标志坊。
除了大山门,在通天岩小山门处,也有一座牌坊,虽然也为三间四柱形式,不过它的檐顶,参照了古建筑檐式屋顶中的“重檐顶”,小山门牌坊区别于大山门的宏伟标地,内敛也不失大气。
亭,因为没有墙,于是通透,无边风月,又能尽收眼底;因为有顶,又能遮挡风雨,给身心一安处。檐顶的艺术就蕴于此,古代屋顶的营造从制式、举折、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而民间建筑也多有奇异的衍生形式,其中大致也可归为几类:
水上亭
通天岩的“顶上”艺术从此伊始,步入通天岩印入第一眼的荷花水上亭,檐顶为四方攒尖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望江亭
此为通天岩最高处,一眼俯瞰“赣江如带,群山若瓜。”其檐顶的样式为圆攒尖顶。
风范亭
又名“王阳明纪念亭”,亭外矗立着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雕像,守护着通天岩的一草一木,亭子的檐顶样式为六方攒尖顶。
怡心亭
通天岩登高的必经之路,溪水潺潺下,道旁怡心亭,歇坐亭中调整状态不失为登山前的良好准备,亭子的檐顶样式为六方攒尖顶。
玉岩亭
忘归忘归,作为通天岩最凉爽的停步处,其上也有一座玉岩亭,“玉岩”取自阳孝本的“玉岩居士”之名,亭子的檐顶样式为四方攒尖顶。
霁霞亭
这里,看山间橙黄橘绿的树,天上白云苍狗须臾,日落孤亭,辞山暮晚。宛如美画,亭子的檐顶样式为六方攒尖顶。
此外,通天岩多处亭霞齐聚,还有更多“顶上的艺术”等着你来发现
烟雨江南园林梦,诗意朦胧画中游
亭台楼阁、水榭回廊,轻纱水墨中,为亭中多添一份优雅,赣州通天岩的诗意,沉醉,忘返。
来源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