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决策公开>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关于印发章贡区“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区府发〔20225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章贡区“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部门,驻区有关单位、区属单位:

现将《章贡区“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616日        

章贡区“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立足新起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发展目标

二、贯彻新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二)强化体育美育教育

(三)加强劳动素质教育

(四)聚焦心理健康教育

(五)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三、服务新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品质提高

(一)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

(四)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五)特殊和专门教育全纳发展

(六)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七)社区教育品牌创新发展

四、适应新形势,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一)锻造良好师德师风

(二)强化教师补充培养

(三)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四)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五)稳步提高教师待遇

五、探索新模式,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

(一)构建智慧教育环境

(二)促进信息技术应用

(三)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六、构建新机制,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一)强力落实“双减”工作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三)健全教育综合评价

(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五)发挥教育督导职责

(六)完善教育投入保障

七、搭建新平台,抓实体育事业发展

(一)深化教体融合发展

(二)夯实体育基础设施

(三)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四)开展全民健康运动

八、强化党对教体工作全面领导

(一)加强教体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四)健全干部培养和交流机制

九、组织实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二)加强评估检查

(三)营造良好环境

    为加快推进教育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章贡区教育体育现代化水平,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江西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赣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赣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章贡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立足新起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区教育呈现“城乡一体、服务均等、内外兼修、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出了重要贡献。

1.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党建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了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坚持党建工作和教育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和“三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夯实学校党建基础。成立7个城乡学校党建联盟体,构建“城乡学校1+N”结对帮扶体系,城乡学校党建结对、成立党建联盟体做法在全市推广。培育市级中小学校党建示范点6个,党建示范校6个,红旗党支部12个。全面实施“双培养”工程,组建党员名师工作室22个。《大山里来了一群党员名师》等4项党建创新案例在全省党务技能大赛上获奖,学校党建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

2.优先发展成效彰显。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20165.8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9.99亿元,年增长12.22%。教育资源不断扩充,新改扩建学校41所,新增校园面积756.89亩,新建校舍面积35.5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3万个。信息化标杆业已形成,投入17678.97万元提升全区新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及设备设施升级,建成全区教育城域网,完成区教育云平台升级、信息化指挥大厅等建设,先后荣获全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项目试点地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区域”称号,多个案例、项目获评教育部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项目。教师队伍不断配齐配强,补充新教师1862,举办或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47期,培训学员26700人次,建成38个名师工作室。师德建设成效显著,5所学校(园)评为省师德师风示范校,98人分别被授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教育扶贫不断深入,实行镇(街道)与国办系统、学校学籍与适龄学生信息库“双线”比对机制,推行学校、镇(街道)属地双负责制度,全区累计发放教育资助资金1105.22万元,资助学生13805人次。

3.各类教育发展稳健。学前教育更加普惠,新增公办园4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3%,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85%。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6%,服务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名校育新校、强校扶弱校、城市帮农村等措施,联强扶弱,以城促乡,着力促进一校一品。职业教育更有特色,投入2052.6万元,扩增校园面积16618.18平方米,新增教师35人,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办学,通过省达标中职学校评估。特殊教育更加有力,投入42万元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了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由4200/生提升至6000/生,大力推进随班就读与送教上门相结合教育模式。民办教育更加规范,优化民办教育机构审批,建立实行民办教育机构年检“一次性办结”、行政审批“一链办”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补添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及免费培训师资等方式对优质民办学校(幼儿园)实行扶持,有效激励民办教育规范化管理、良性发展。终身教育更加全面,以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平台,对居(村)民、精准扶贫对象等进行创业技能培训,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奖。

4.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德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获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1所、全国“零犯罪”学校11所、全省绿色校园2所。艺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为抓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美育教育、健康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建设极地海洋世界、禁毒教育中心等研学基地,开设融合教育等特色课程29个,开展航模等特色活动16项,1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类示范校、5所学校被评为全省“五个一百美育工程”学校,斩获体艺教学竞赛国家级奖项25个及省、市级奖项100余个,区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学生获奖千余人次。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扩大,阳明小学、文清实验学校、第十一中学分别获江西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二等奖,向部省级推送“一师一优课”300余节。安全教育有效推进,设立综治安全工作机构,建立校园集中监控平台,将学校视频监控接入“雪亮工程”,6所学校评为省级“平安校园示范学校”,5所学校评为市级“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赣州市第十一中学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县(市、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在2017年、2019年全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分别获二等奖、一等奖。

5.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章贡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推进、人大政协促进、教育系统奋进、职能部门跟进”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全面推进教师管理改革,出台《章贡区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市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落地,率先在全省由政府层面出台《章贡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意见》,以改革人事财政保障机制为先导,进一步创新区域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举措,强化集团化办学保障。至20206月,区属公办幼儿园15个布点,有12个为优质教育集团成员校,占比80%,接收幼儿2929人,占城区公办在园幼儿总数的83.21%;城区公办小学27个布点,有20个为优质教育集团成员校,占比74.07%,接收小学生29819人,占城区公办小学生总数的77.63%;城区区属公办普通初中8个布点,有4个为优质教育集团成员校,占比50%,接收初中生7980人,占城区公办初中生总数的50.83%

1:章贡区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15

完成情况

“十三五”

规划目标

2020

完成情况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万人)

2.63

2.72

2.44

毛入园率(%

96.9

100

88.01

义务教育

在校生(万人)

6.02

9.30

7.76

其中:小学

4.60

5.74

其中:初中

1.43

2.02

巩固率(%

95.2

97.0

97.5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人)

1986

5300

5735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

1374

2600

1930

毛入学率(%

87.5

92

93.6

特殊教育

在校生(人)

217

248

302

就读率(%

87

95

96.18

体育产业发展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6

1.8

2.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18

24

30

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0

1

1

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0

1

1

体育产业特色小镇

0

1

1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章贡区建设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关键五年。我区教育体育事业已取得长足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态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相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1.城市化进程对教育资源布局提出新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三孩生育政策和新户籍制度实施,我区学龄人口尤其是外来随迁子女就学人数将持续增长,加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热切,“入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仍将存在。此外,我区整体仍存在学前教育公办资源总量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不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距拉大、学校布点和学位不足、校建项目推进压力大,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点布局,完善加快学校建设机制,有效扩充并均衡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对教育提质创新提出新要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章贡区作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核心区,应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加快落地体制机制改革,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保障改革落地实施,切实提升教育体育服务章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区域经济振兴发展战略对教育提出新要求。随着赣南苏区振兴战略、省部共建赣州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全市各区县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的整体推进,我区教育领跑优势面临严峻挑战。我区教育体育事业要继续巩固在全省、全市的领先地位,必须进一步调整战略重点,在支撑经济转型、深化区域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提升发展品质中作出更大贡献。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战略部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建设优质教师队伍为抓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不断强化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治理现代化,为奋力谱写章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四)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2.坚持优先发展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优先位置做到优先规划、优先布局、优先保障、优先落实。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

4.坚持质量为要。坚持质量为本,全面深化改革,找准章贡区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理清思路、把准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5.坚持公平共享。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普惠均衡,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

(五)发展目标

2025年,以打造全省教育强区为主任务,全面实现全区各类教育发展目标;以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创新点,基本建成章贡区智慧教育服务体系;以建设全省“校内课后服务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全区基础教育课后服务再升级;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为突破口,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契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大踏步优质均衡,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实现“体育惠民活力区”为目标,推动教体事业融合发展。

2025年,章贡区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初步建成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居于全省先进前列的教育强区,总体实力和影响力较“十三五”时期有大幅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2025年,章贡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力争建成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力量。

2:章贡区“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目标

指标

2020

2025

属性

教育普及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8.01

97.50

93.60

93.00

99.78

95.00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双师型教师占比(%

0.19

20.25

0.32

60.00

预期性

预期性

普通教育

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

0.38

0.48

预期性

二、贯彻新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校内外相融合的大德育体系。争取新增1所国家级、3所省级、10所市级文明校园。加强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强化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生态文明、文明礼仪等主题教育。用好本土教材《江南宋城福寿章贡》,开展古色文化教育。抓好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粒扣子。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方法。在中小学开设红色文化课程,推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大力推进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让红色基因植入学生血脉,培养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强化体育美育教育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以“教、训、研、赛”为一体的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打造一批体育特色校。开展新一轮“一校一品、多校一品”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区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打造10所体育特色示范学校。严格落实美育课程建立“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教育模式,推动形成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普及推进机制;依托驻市高校资源,建立对口支持基地,创建5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提升体艺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开展好“四球两棋一绳一会”等阳光体育竞赛,举办学校社团展评、师生艺术素质展示等活动,提升师生审美素养。化“健康促进校”建设持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青少年近视防控、学生常见病预防、提升师生健康素养等工作,力争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以上百分点,争取新增5所市级健康促进校。

(三)加强劳动素质教育

构建劳动育人体系。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将学科教学和综合劳动相结合,打造一批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关的特色劳动实践基地全区青少年综合性实践基地争取达到15个,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基地60个。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走向社会参与集体劳动。将客家地方特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校本劳动教育课程的编写,并融入课堂教学和研学活动中,结合文明卫生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雷锋日、植树节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加强劳动指导老师配备,加大劳动教育评价,提升劳动育人功能。

(四)聚焦心理健康教育

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依托地方高校等优质资源,按标准配备和建设好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配齐配强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开好心理健康课和生命教育,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学生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干预,提升预警预防、咨询服务、干预转介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创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样板整合各校“碎片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生命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苏区红色文化教育等校本课程,结合健康教育团辅、阳光驿站疏导等活动,打造5所具有章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心理+学科”“心理+活动”等融合模式。

(五)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发挥家校社三方合力。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注重家教家风建设,继续鼓励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密切家校合作,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完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功能,通过家长会、万师访万家、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等途径与方式,融洽家校关系。深化校社合作,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设施免费向学生开放,鼓励英模、名家进校园上讲台,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协同育人格局。推进家社协作,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促进全社会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三、服务新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品质提高

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加快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设,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所,加大小区配套园整治力度。委托有意愿的街道、社区、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分类发展、分类扶持和分类管理体系,全面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60%,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补足配齐“两教一保”,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示范幼儿园和薄弱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提升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强化幼儿园管理和质量提升。大力推进幼儿园升等创优,力争全区省级示范园达到8所以上、市级示范园达到21所以上。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教育集团化改革,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优化河套老城区和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有效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办学差异。加快推进学校扩容增量,新(改、扩)建小学11所、初中6,全面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大班额,逐步缓解大校额。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边远农村区域教育网点布点建设,在乡镇中学和乡村教学点的硬件建设上给予倾斜,实施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工程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品质,实施城市近郊教育提升计划,逐步形成中心城区—城市近郊—乡镇村区一体化发展态势。开展教学质量监测,改进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常态化精准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三)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

扩充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增加全区高中学位数量,消除50人以上大班额。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阳明中学高中部。完善阳明中学高中部特色化办学支持体系,激发特色化发展的内生动力,配齐配强高中部教师,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合作机制,打通融合发展路径,在课程开发与实施、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利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创新学生培优拔尖工作,培养不同特质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中教学管理水平。深化课堂改革,探索实施部分学科分层走班制教学,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创建2-3所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不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水平。

(四)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推进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扩容工程。科学规划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布局,统筹普高和中职招生计划,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推进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位配比大体相当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加快形成中高职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强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需求导向、自主聘任、靠大联强、动态管理”办学质量保障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引企入教、联合办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灵活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探索实行现代学徒制,提升办学活力,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实用性,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校和技能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支持章贡高新区打造产、教、学、研融合发展格局,探索在园区设置1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引教引校入园。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力争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进入A档行列,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赣州市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五)特殊和专门教育全纳发展

强化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实施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优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随班就读学校特教资源教室配备,改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保障条件推进全纳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立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落实残疾学生“一人一案”,完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评估认定机制。落实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科研工作,探索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融合机制,加大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推动特殊教育特色发展。开展特殊教育本土化实践,加强智障、自闭症、脑瘫等特殊教育康复课程的建设。开发数字化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实现特殊教育由聋哑教育到培智教育的拓展。

加强专门教育,强化对专门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研究,全面增强运行保障条件,切实提高教育矫治水平。

(六)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过程管理和督导考评,规范提升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登记、分类管理、规范办学、优质办学和特色办学,未按期办理分类登记手续的不得转设为营利性民办学校。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民办学校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变更与退出机制。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整顿招生秩序。

(七)社区教育品牌创新发展

创新社区教育途径。充分运用教育云平台,整合各类各行业教育资源,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网络,尝试推行学习积分制度。推进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资源共享,提升社区教育服务供给水平,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服务活动。运用新媒体,在社区QQ群或微信群中开设“道德讲堂”“法治讲堂”等课程,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搭建特色社区教育平台。积极与镇道)、村(社区)协调沟通,组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以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平台对居(村)民、精准帮扶对象等进行创业技能培训。立足社区居民的主导性需求,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建立学习成果框架,巩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成果。加强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人员参加社区教育培训学习,安排人员到各镇(街道)村(社区跟踪督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四、适应新形势,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形成科学规范教师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和努力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一)锻造良好师德师风

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首要内容和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强化师德考评,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强化教师队伍法治和纪律教育,依法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生涯全过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健全师德表彰奖励制度每年评选100名“师德标兵”、200名“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讲好师德故事,激励广大教师充分彰显师德精神。

(二)强化教师补充培养

大力补充培养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参加全省教师招聘、招聘高层次人才、考选回原籍教师、录用公费师范毕业生和定向生师范毕业生等形式多途径补充教师。在上级核定下达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按照班额、生源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具体分配到各学校,实行动态调整。坚持存量挖潜,保障急需,盘活用好现有事业编制,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需要。探索实施政府购买第三方劳务服务模式,将第三方服务人员比例控制在全校教师的20%以内,破解普惠性幼儿园师资不足问题。探索建立全区学校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机制。加大和地方师范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力度,引导师范院校扩大紧缺学科专业的培养规模,推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着力解决师资结构性问题。探索定向培养途径,完善师范生教育见习、跟岗实习和顶岗支教对接机制,创建一批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着力解决师资总量不足问题。

(三)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拓展教师培训平台,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和模式。以学分管理平台为依托,健全完善国培、省培、市培、区培、校本五级培训体系。开发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培训基地,提升教师培训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大力实施“新教师成长”计划,以“全科型”和“一专多能”为重点抓实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持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强化落实名师工作室经费保障机制,做大做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全区每年培养表彰一批名校长、名师。实施“教研强师”“教研兴校”“精准教研”行动,创新区域教研、片区教研、网络教研模式,强化校本教研和学科教研。建立教研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区内教研经验和优秀成果交流共享,积极与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教育教研合作交流。加强专兼职教研队伍建设,强化专职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专题教研培训。

(四)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教师准入和招聘补充制度,创新教师补齐方式,加大中小学优秀师资引进自主权,加大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力度,完善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机制,逐步缓解学科结构矛盾,合理保障教师性别比例。提高入职标准,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推动教师管理改革。继续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重点推进“区管校聘”改革,推动人才在校际间合理流动、共育共享。深化教师职称考核评价制度,努力增加中高级职称比例,严格落实省市现行职称改革政策,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农村一线教师的倾斜力度,加强职称聘后管理。推进校(园)长和教师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校(园)长考核机制,完善教职工考核方案,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引导作用,以科学考核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健康发展。

(五)稳步提高教师待遇

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大力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农村教师待遇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健全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每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逐步提高公办园非编聘用制教师工资待遇,推动民办园参照公办园合理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

五、探索新模式,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

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升信息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校园数字化、学习泛在、治理现代,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师生信息素养,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支撑章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智慧教育环境

升级教育信息化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教育网络支撑能力整合现有的软硬资源和信息数据,优化智慧教育云平台形成基于统一数据环境的集成、智能的信息平台。搭建中小学城乡远程教学系统三个课堂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迭代升级“高质量班班通”设备。依托省市区教育云平台,丰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加大本地数字资源建设,选购接入第三方优质数字资源,形成服务区域教育优质发展数字资源库推进智慧(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建设1-3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标杆校,建设2-3所“互联网+”、5GVR、创客教育试点学校,建设2-3所“智慧作业”“人工智能”等应用示范校

(二)促进信息技术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扎实做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互联网+三个课堂”“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化应用,服务城乡教育共同体发展推动形成线上线下并存、课内课外互补、学科相互融通的教学教研新模式,遴选10堂示范课例。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治理和服务模式。依托章贡智慧教育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统筹建设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校园管理与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全覆盖,加快实现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校产管理、教育规划、教学教研、招生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智能化管理。强化教育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技术防护。

(三)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常态化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执教能力。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继续开展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开展薄弱、乡镇学校教师全员培训。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内生力,将教师信息化素养及应用能力纳入绩效评价和职业发展规划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建设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融合示范课程资源及创客教育、人工智能等区域综合课程资源质量开齐开足各学段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探索将信息素养作为必备能力列入各级各类学业考核

六、构建新机制,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坚持统筹协调,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一)强力落实“双减”工作

切实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严格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求,优化结构控制总量,提高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坚决杜绝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做到“高质轻负”;加大力度开展学校暑期违规行为专项巡查,对学校补课和教师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零容忍,努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推进课后托管服务,建立“学段延伸+时段拓展+内容延展”全环节服务、“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立体式保障工作机制,构建形成“集中配餐、午休看护、课后托管”三项服务体系,实现两个“全覆盖”,全力打造全省“校内课后服务示范区”。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明确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切实强化对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督管理,落实年检年报制度,有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努力建设具有全省特色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体系。

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严格落实教辅“一科一辅”规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加快现代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完成所有公办学校的章程核准实现一校一章程促进学校以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全区中小学校全部达到依法校基本要求,总结推广示范校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依法治校工作整体水和建设成效完善教育执法机制,加强教育执法能力建设探索建立教育、财政、公安、市场监管、民政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同政法部门的合作,健全校园欺凌、性侵犯学生等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完善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摸排化解,提高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落实落细各校安全管理任务,实行责任网格化、任务清单化、操作信息化,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三)健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估监测。改革教师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的教学评价,构建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以提升师德境界、提升专业素养、提升育人质量为导向的教师成长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多元化、过程化的教学评价。

(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深化招考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合理设置义务教育阶段学区,科学划定招生范围,做到依法招生、规范招生、阳光招生。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参加升学考试,与当地生源享受同等待遇。全面实施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督促指导辖区内初中学校规范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确保客观、真实,及时录入系统。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培养一批命题人员,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命题教师队伍建设。稳妥实施中、高考改革,严格选聘考务人员,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安全。

(五)发挥教育督导职责

完善督导工作机制。以提高执行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程建立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完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建立成员单位年度述职制度,压实成员单位责任。研制出台专兼职督学考核评价办法,通过年度考核打造一支专精尖督学队伍,提升督导工作水平。研制教育督导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明确兼职督学工作补助发放办法及标准,稳定督学队伍。建立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采取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校督导评估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学校督导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督导结果运用,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六)完善教育投入保障

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步增长。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扩大社会投入完善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奖励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全面提升资助水平积极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坚决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七、搭建新平台,抓实体育事业发展

抢抓机遇,不断加大投入,打造体育强区。深化教体事业融合发展,加速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密度布局健身场所和设施,积极争取国家品牌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教体融合发展

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支持中小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鼓励社会力量进校园,整合社会力量和区属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开设门类齐全的体育项目课外活动课程,提升校园体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优秀教练员进入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和训练指导,提高体育课后服务覆盖率和训练指导质量,帮助中小学生掌握23项运动技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评价、体育教师岗位评价等考核机制。

丰富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各校开展校内体育竞赛活动,组建体育项目学校代表队参加各级体育赛事。持续举办全区中小学生年度系列体育赛事,逐步增加游泳、冰雪、武术、跳绳等体育竞赛项目。继续推动水西赤珠小学拳击运动、沙河中学摔跤运动、沙石吉埠小学射击运动等特色体育项目发展。推动足球、篮球、田径项目实现新突破,巩固游泳、武术、滑冰等体育项目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推动章贡成为省冰雪运动、射箭运动后备人才基地。依托章江游泳馆、市民健身中心等场馆,力争每年举办2场以上国家级体育竞赛活动。

打造教体融合多元化模式。积极支持各校结合自身特色,打造3-5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形成门类齐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学校布局。健全协同育人机制,配备最强最优师资,科学制定业余训练计划,合理分配文化教育时间,实现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同步提高,为体育特长生升学和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强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出台区级体育后备人才项目训练相关扶持管理办法,鼓励优质体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有机互补,充分实现教练教师互派互聘、设施资源共享共用,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加强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培训,提升教学和执教水平。

(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

提升体育基础设施硬件水平。依托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镇建设项目,打造10处村健身工程示范点,新建100处村(居)全民健身苑点。加大农村体育设施投入,补齐乡村体育设施短板。积极争取资金或引导社会力量建设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健身房、智能体育公园等项目,重点推进在飞龙岛公园、杨梅渡公园等公园绿地内智能体育公园建设,推动中海社区体育公园项目开工建设、章贡区市民健身中心项目投入运营。依托山水林田湖资源,稳步推进健身步道建设。逐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着力打造全市首个百姓健身房并逐步推广。引导区内体育业态在大型商场、文化创意园等集聚发展。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旧厂房、城市绿地等改造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引进室内滑雪、极限运动等大型休闲体育业态项目。

(三)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激发全区体育产业发展活力。出台《章贡区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持续举办“体育夜市”“体育消费节”、体育博览会等相关活动,为全区体育企业搭建宣传、展示、销售的平台。持续实施章贡区全民健身一卡通项目,拉动全区体育消费。积极引导体育类企业入驻宋城一号、赣纺文创园及城市综合体,推动休闲体育业态集聚发展。大力开展冰雪、极限运动、汽车营地等休闲体育业态招商,力争在引进体育类大项目上实现突破。规范和扶持体育培训发展,做旺全区体育培训市场。大力扶持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加强游泳、攀岩等高危险性体育经营项目的审批监管。大力扶持体育赛事运营、体育表演等发展,实现体育企业入规3户以上,体育产业占全区GDP比重稳步上升。

(四)开展全民健康运动

激发社会体育发展活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扶持和规范区属体育协会(俱乐部)发展。实施“体育骨干”培养计划,开展多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培训,努力构建辐射全区村(居)健身指导站点网络。创新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机制,积极推行群众性体育赛事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整合年度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群众性赛事活动,持续举办章贡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打造覆盖项目全、参与人数广、可持续开展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围绕赛事带动产业发展目标,联动区属体育企业、特色体育场馆打造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体育赛事,更加突出策划、组织面向基层、参与面广、技能门槛低的体育赛事活动,大力支持镇街、村社区开展运动会,着力打造一镇(街)一品特色群众性体育项目;做好“体育+”文章,着力策划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拉动商场消费的体育赛事活动。

八、强化党对教体工作全面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压实党建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加强教体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提升教体系统基层组织党务工作水平。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党组织设置,推行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年级、学科、教研组等有效做法。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开展党组织活动,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无空白”。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强化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养,从严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加强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党建阵地建设,高标准规范建设党员活动室。

(二)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

打造学校党建工作品牌继续深化城乡学校党建联盟体建设活动,牢固树立“党建+”理念,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一校一主题、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党建工作格局。推进教师双培养、书记双带头建设,大力宣传教体系统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党员教职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机制举措落地。大力推进党建“三化”建设,坚持对标对表、提质提效,聚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员学习活动常态化创新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坚持不懈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主题教育成果更好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教体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制度明确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充分发挥中小学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压实意识形态职责,强化对中小学校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各环节领域的监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领导权。围绕中心工作,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三不”,从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不正之风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加强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行风建设。

(四)健全干部培养和交流机制

完善干部培养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任务,认真组织学校党政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和常规学习教育活动,做到全覆盖全参与,不断完善党政干部全员培训制度。注重做好干部后备队伍建设,通过挂职锻炼、专题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与管理,加强考核和督查,完善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确保教育干部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推进干部选拔交流常态化。强化干部培养和选拔的基层工作经历,每年组织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挂职锻炼,促进教育干部交流挂职多样化。突出政治标准,统筹推进校级干部交流,完善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推动城区和乡镇学校干部交流常态化。探索校级干部竞聘上岗、轮岗交流等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健全校级干部考评制度,提升干部评价科学化水平。

九、组织实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题会议,统筹研究部署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过程监管、目标考核工作,协调重大改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的实施等工作。

(二)加强评估检查。2023年和2025年底分别组织规划进展情况中期和终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

(三)营造良好环境。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教育体育方针政策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公众对教体工作的认识,动员全区人民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体育事业,共同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关解读文件:《章贡区“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解读